2014-6-10 15:30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作者: 張博
據中國碳交易網了解到,個人投資者參與碳市場,首先能夠活躍市場氛圍,推動早期交易,這一點在試點市場開市初期尤為重要。
深圳市場是一個受惠于個人投資者的典型案例,在深圳市場開市后,由于碳市場在當時國內仍是新鮮事物,控排企業沒有參與經驗,曾有長達兩個月時間沒有交易產生。最終是個人投資者在系統中不懈掛單,才終于促成了成交。根據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統計,2013年深圳市場上有一半以上的成交有機構或個人投資者參與。
我們對個人投資者參與到碳市場中來很感激。市場啟動初期,是在個人投資者的參與下發展起來的,因此我們也希望能更好的服務個人投資者,包括研究面向個人開放的拍賣、創新性產品等,我們會竭盡所能的提供投資機會?!?/P>
據介紹,目前在深圳排交所開戶的個人投資者已經達到580多位,隨著市場發展,對成交貢獻有所下降,約占市場交易量的30%。
另一個案例是天津市場,在開市后前兩個月,天津市場參與者主要為機構或個人投資者,約占70%。隨后隨著市場升溫,控排企業的參與開始提高。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總經理王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個人投資者對天津碳市場的作用很關鍵,能夠活躍市場,同時也提高社會對碳交易的認知度。目前,天津排交所對個人投資者開發以自然增長為主,前來開戶的多為主動找上門來的。
同時,個人參與碳市場也能夠吸引社會關注,從而產生帶動效應,推進減排意識推廣。
個人投資者參與有想要獲利的,但也有個人抱著公益的心態來支持碳市場,對于是不是能賺錢考慮的不是那么多。我們引入個人投資者,希望能夠起到活躍市場的作用,但同時個人的參與也能在整個社會上形成輿論環境或者氛圍,帶來超出市場交易本身的效益?!?/P>
目前,已有10余名個人投資者在廣碳所成功開戶,另外還有30余名意向個人投資者向廣碳所提出了開戶申請。
此外,個人投資者在市場的參與還能提供流動性,促進價格發現,從而產生市場的良性循環。
在市場初期,控排企業通常不是活躍主體,因為需要一個意識轉變的過程,因此初期碳市場需要有機構和個人的參與才能活躍市場。所以社會投資者的參與能夠帶來流動性和價格發現,讓更多的人看市場的投資價值和流動性,從而開展后續的碳金融市場,形成良性循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