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對熱帶地區原始雨林的砍伐(通常是為了創建牧場),對于氣候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砍伐森林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當然,樹木也無法再吸收二氧化碳。
不過,這并非故事的結局。當牧場被遺棄時(通常是在多年后),樹木開始重新生長,形成次生林。這些森林可能缺少原始森林的巨大林木以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但它們仍能在調節氣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生態學家Robin Chazdon、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國際可持續性研究所以及一個由60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首先分析了拉丁美洲43個地區次生林的范圍,然后建立了估測其碳儲存能力的模型。
事實證明,次生林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2008年,17%的森林擁有20年或者更短的樹齡,另有11%的森林擁有20~60年的樹齡(如圖所示)。模型顯示,如果所有這些森林在接下來的40年里繼續生長,其將儲存85億噸碳,其中71%的碳儲存量位于巴西。該團隊在日前出版的《科學進展》雜志上報告了這一成果。
這相當于1993~2014年間整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所有化石燃料產生的
碳排放量。研究結果表明,次生林的生長連同停止砍伐一起,能為實現氣候目標提供很大幫助。(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