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美國能源戰略發展史對中國能源戰略發展的啟示

2016-5-11 14:44 來源: 《中外能源》 |作者: 賈智彬,孫德強等

能源安全被世界各國所重視,能源政策的制定關系著國家經濟和安全的根本。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階段,能源消費逐年攀升,國內能源供應緊張,能源安全亟需保障。美國作為發達國家,其能源發展時間相對較長,經歷了多個階段,能源消費早已達到峰值,結構比較合理,戰略制定具有前瞻性,其能源戰略對全世界都有借鑒作用,特別是對于正處于發展中的中國來說,很多方面值得參考。

美國能源戰略發展歷程

美國社會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成功地從一個農村化的國家發展成為城市化的國家,其能源政策、能源戰略等能源安全觀對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自能源危機以來,能源安全一直受到美國的高度關注,其追求的能源獨立可以有效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成為美國能源戰略和政策的重要目標。下面從三個方面對美國能源戰略發展進行分析。

1、美國能源戰略及階段

1860 年以來,美國借助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力,國家能源消費開始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不同階段的能源消費對應著不同的能源戰略,鑒于美國能源發展中以油氣為主,故以其變化為主線將美國能源戰略劃分為幾個階段,如圖1 所示。


1.1、石油行業壟斷時期(19 世紀60 年代至20 世紀30 年代中期)

薪柴和煤炭是美國早期的主要能源種類,1859年美國開創現代石油工業,逐步改變了能源消費結構。初期, 美國石油工業處于散亂無秩序的狀態。1870 年標準石油公司成立, 整合全國的石油工業,創建了石油帝國。1911 年美國最高法院判決標準石油公司為壟斷機構并予以拆散,跨國石油公司開始引領石油行業發展。20 世紀30 年代世界性經濟危機期間,為了應對原油產能過剩和油價崩潰所造成的巨大危害,得克薩斯鐵路委員會(TRC,組織架構與OPEC 相似)調節原油產量,調整市場流通量,以控制全球油價變化,確保行業利潤,形成國際能源市場的主導地位。

1.2、戰后能源外交擴張期(20 世紀30 年代中期至50 年代)

這一階段即馬歇爾計劃時期。二戰期間,由于美國本土未受戰爭影響,同時還向參戰國家提供物資,為美國積累了大量的資本。戰后美國積極開展能源外交,逐步將英國逐出中東,遏制前蘇聯擴張,并重塑該地區石油新秩序,為制定和實施“馬歇爾計劃”以資助歐洲的經濟復蘇奠定基礎。在資助過程中,美國保證了在國際石油體系中的地位和盟國的石油供應安全。

1.3、能源安全強化時期(20 世紀50 年代至20 世紀80 年代末)

經歷幾次石油危機后,美國意識到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在國內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石油戰略儲備;在國外促進資源開發,增強國際間合作,逐步擺脫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實現石油進口地域多元化。在經濟方面,石油美元、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形成和金本位的廢棄,促使石油和金融相互融合,美國由此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能源消費在20 世紀70 年代達到峰值。此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了抗衡主要油公司,在70 年代初開始展露其抗衡油價波動的效用。

1.4、全球能源戰略擴張與能源獨立戰略時期(20世紀80 年代至21 世紀初)

前蘇聯解體,沙特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全球能源格局發生了較大變化,美國加大對中東地區的戰略控制。與此同時,美國石油期貨市場經過若干年的發展,已具備了可供國際石油現貨市場參考的價格, 具有重要的價格導向功能,這弱化了OPEC 對國際油價的影響能力, 使美國在國際石油市場占據了主導權。為了適應經濟發展需要,保證能源穩定供給,美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提高各方對全球經濟、安全和環境的關注度,能源外交以中東地區為中心并向其他地區擴展。目前,美國石油進口主要集中在北美洲,這推進了北美能源一體化,加拿大、墨西哥兩國石油資源豐富,加強與兩國合作有助于提高北美地區特別是美國的能源安全。

能源獨立是近期美國最為重要的能源戰略行為。《2005 年能源政策法》大力鼓勵節約能源,在個人消費方面推出優惠政策鼓勵使用新能源。2009年的“頁巖氣革命”使得非常規油氣資源為美國的能源獨立提供了合適的機會,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使美國成功取代俄羅斯天然氣第一生產國的地位。新能源的領導地位預示著多元化能源戰略階段的核心,美國一定要在新能源領域成為領導者,決不放棄,意欲領導這次能源革命和工業革命,這具體體現在最新的《全方位能源戰略》中。美國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對化石燃料特別是進口石油的依賴;規定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提高燃料經濟性標準,降低碳排放;重視新能源開發,增加投資,鼓勵新能源相關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1.5、2015~2040 年美國能源情景預測

美國能源信息署推出了《2015 年度能源展望》,重點預測了到2040 年能塑造美國能源市場的各種因素。在《2015 年度能源展望》中,原油和天然氣仍是美國主要的能源種類,能源需求的溫和增長減少了美國對進口能源供應的依賴。美國能源進口和出口預計將在2028 年開始達到平衡。在高油價及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較豐富的情況下,隨著美國原油和天然氣產量的增加及進口量的降低, 美國將在2019 年成為能源凈出口國。相反, 在低油價情況下,到2040 年,美國仍然是一個能源凈進口國,如圖2 所示。



綜上所述,美國能源戰略的特點表現為:國內,通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鼓勵能源多元化和法律倡導節約能源來實現能源自主和獨立,從而降低能源對外依存度;國外,為了減少對不穩定能源來源地的依賴, 能源外交中心從中東轉向里海地區,逐步深化與加拿大、墨西哥等美洲國家的能源合作,從而提高各方對全球經濟、安全和環境的關注度。

2、美國能源立法

能源立法主要用來保障能源戰略的有效實施,保證其穩定、持續地執行。20 世紀70 年代突如其來的石油危機,使美國政府意識到本國能源安全的脆弱, 因此有必要針對美國石油安全鏈的脆弱環節,尋求長效的應對機制。美國為了保證其能源戰略的順利實施,根據不同階段的國情和世界局勢多次制訂修改與能源相關的立法。美國能源立法主要將焦點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 應對能源危機。1973 年石油危機發生后,為了應對由此給美國社會所帶來的沖擊和對經濟的影響,卡特總統簽署了《1978 年國家能源法案》和《1980 年能源安全法案》, 其目的是突出發展新能源的要求,增加美國國內能源供應,解決能源安全問題

② 鼓勵能源多元化。隨著美國能源的快速發展和能源安全形勢的日益嚴峻,新的能源來源越來越受到重視?!?992 年能源安全法案》是美國第一部大型能源政策法案, 《2005 年能源政策法案》是對1992 年能源政策法案和其他相關法案的部分修訂。這一階段能源政策的目的是:增加國內能源生產, 促進節能, 提高能效; 強調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實現品種多樣化;控制海灣石油資源,積極推動美國核電,實現能源來源多元化,以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增加石油戰略儲備;整合能源環境與經濟政策等。

③ 發展新能源,逐步實現能源獨立。2009 年頒布的《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是近年來美國關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最新的一部法案,該法案明確了對新能源給予財政激勵。同年還推出了《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這兩部法案的目的是:開發綠色能源和提高能效,支持可再生能源項目、清潔能源項目、智能電網改造。此后出臺的能源法案的核心多集中在發展新能源,增強能源自給程度,逐步實現能源獨立。

美國能源政策及立法以全面反映能源發展戰略作為總體指導思想, 采用綜合性能源立法為主、專門性能源立法和配套性能源立法為輔的模式,并隨著時代變遷不斷發展。

3、美國能源戰略儲備

1975 年12 月22 日,福特總統簽發《能源政策與儲備法》,宣布將正式著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赌茉凑吲c儲備法》成為美國石油危機應對機制基本法律依據的核心藍本,此后歷屆政府對石油危機應對機制進行調整、對戰略石油儲備進行補充,都必須在修訂該法案的基礎上進行。

克林頓上臺后,通過對《能源政策與儲備法》的修訂,將動用戰略石油儲備作為調控國內能源市場的重要手段,同時引入商業化運作機制,通過拋售一定的戰略石油儲備籌集儲備設施運轉和建設資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布什總統嚴格控制動用戰略石油儲備,堅持將戰略石油儲備作為危機應對措施和國防燃料儲備而非政策或市場調控工具?!?·11 事件”后,為防止恐怖主義襲擊而造成石油供應中斷,小布什總統指出,美國“必須加強并最大限度地擴充戰略石油儲備”。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公布的美國石油庫存數據,截至2015 年6 月,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為6.929×10^8bbl, 為世界上數量最大的政府應急原油儲備。

123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