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如何怎么才能分羹碳交易市場誘人蛋糕

2014-6-7 07:55 來源: 當代金融家 |作者: 曾 剛

  碳交易市場,是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金融活動和交易的

  總稱,由于二氧化碳在其中占據絕對地位而得名。這一市場既包括排放權交

  易市場,也包括那些開發可產生額外排放權(各種減排單位)的項目的交易,

  以及與排放權相關的各種衍生產品交易。

  隨著《京都議定書》的實施,國際碳交易市場迅速發展,并日益成為推動低碳經濟發展最為重要的機制。

  氣候變暖與碳交易市場的興起

  碳交易產生的源頭,可以追溯到1992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以下簡稱《框架公約》)和1997年的《京都協議書》(Kyoto Protocol)。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威脅,1992年6月,150多個國家制定了《框架公約》,設定205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0%的目標,1997年12月有關國家通過了《京都議定書》作為《框架公約》的補充條款,成為具體的實施綱領。《京都議定書》設定了發達國家(《框架公約》附錄1中所列國家)在既定時期(20082012年)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要求實現2012年底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的水平降低5.2%,此外,《京都議定書》還規定了各國所需達到的具體目標,即歐盟削減8%,美國削減7%,日本和加拿大分別削減6%。

  《京都議定書》規定了三種補充性的市場機制,來降低各國實現減排目標的成本。這三種市場機制包括:國際排放權交易(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ing,I.T(2.7,0.04,1.50%))、聯合實施機制(Joint Implementation,JI)以及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

  IET是指附錄1國家之間針對配額排放單位(Assigned Amount Units,AAUs)的交易。在《京都議定書》實施期初,各國將分配到既定的AAUs指標,之后,可以按照自身的排放情況,來決定購入或賣出該指標。

  JI主要涉及《框架公約》附錄1國家之間的減排單位(Emission Reduction Units,ERUs)交易。而產生這種減排單位的方法主要有:建立低于低于標準排放量的項目(如采用低排放的技術);發展能吸收溫室氣體的項目(如植樹造林);等等。

  CDM與JI機制相似,只是其涉及是附錄1國家和非附錄1國家(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交易。在這一機制下,發達國家可以通過向發展中國家進行項目投資,或直接購買的方式,來獲得核證減排單位(Certificated Emission Reductions,CERs)。

  《京都議定書》所列出的這三種市場機制,使溫室氣體減排量成為可以交易的無形商品,為碳交易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締約國可以根據自身需要來調整所面臨的排放約束。當排放限額可能對經濟發展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或成本過高時,可以通過買入排放權(向另一個國家買入AAUs或ERUs,和向發展中國家購買CERs)來緩解約束或降低減排的直接成本。

123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