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中美兩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兩國將于4月22日簽署《巴黎協定》,不僅如此,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將召集本次《巴黎協定》高級別簽署儀式。同時有聯合國秘書長和世界上最強兩國元首參與的活動,作為投資者,絕不能錯過其中的投資機會。
【投資背景介紹】
《巴黎協議》,即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的關于全球氣候變化的新協議,它將對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作出安排。大會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爾歇展覽中心舉行。已有184個國家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相關國家的
碳排放量涵蓋了全球的97.9%,共有超過150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參加了本次氣候大會的開幕式。
近期,中美兩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兩國將于4月22日簽署《巴黎協定》,并采取出臺
政策以便今年盡早參加《巴黎協定》。同時,兩國首腦還鼓勵《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其他締約方也采取同樣行動以促使《巴黎協定》盡早生效。不僅如此,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將召集本次《巴黎協定》高級別簽署儀式。同時有聯合國秘書長和世界上最強兩大國元首參與的活動,作為投資者,絕不能錯過其中的投資機會。
2005年《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后,全球
碳交易市場出現爆炸式增長,我國也先后在
北京、上海、天津、
深圳等地開展碳交易試點。3月29日,《全國碳
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審核稿)》公布,意味著我國離建成全國碳交易市場更進一步。隨著《巴黎協定》簽署,我國將加快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建立,碳排放行業有望成為那只風口上的豬。
根據國家發改委氣候司測算,若全國碳交易市場成立,覆蓋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擴大至30~40億噸。僅考慮現貨,交易額預計12億~80億元;若考慮期貨在內,交易額將大幅增加到600~4000億元。光大證券指出,2014年全球碳交易市場的交易規模達447億歐元,其中超過90%來自歐盟國家,而實際歐盟地區碳排放總額僅占全球排放總量的10%左右。根據世界銀行預測,2020年全球碳交易總額有望達到3.5萬億美元,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能源交易市場。這意味著,作為世界碳排放大國,我國若成立全國碳交易市場,交易量很可能遠超發改委氣候司的測算。
【投資建議】
一旦我國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則碳排放領域千億藍海可期,因此,碳排放概念股不僅可以參與4月22日前的超短線埋伏,也可以長期持有。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 澄泓研究(chenghongyj) 熱點狙擊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