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是重要方向、最佳路徑、終極目標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引領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其中,綠色發展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筆者認為,綠色發展是
有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最佳路徑、終極目標。以綠色發展來指導有色產業發展,有兩大新意。
一是理念新。大力倡導綠色發展理念,破除唯GDP、唯經濟效益的片面利益觀。通過引導企業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大戰略機遇,努力提高質量效率,走中高端發展之路,推動有色產業向高端、后端、末端發展。二是內容新。綠色發展要求我們搶抓中國制造2025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加快有色行業向新型高端制造業延伸,瞄準軌道
交通、
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
節能環保等新興
市場,主動靠上去為其服務,使其得到快速發展,推動有色產業向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轉變。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是供給側,核心是結構性,關鍵是改革。有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品高端型發展之路,就是要更多地依靠改革、轉型、創新,來提升全要素增長率,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增長動力。
一是從供給上下功夫。以總量控制、優化提升為原則,通過淘汰落后產能,提高準入門檻,減少無效供給;通過著力科技創新,發展精深加工,加強中高端產品供給;通過瞄準市場需求,積極深入對接,擴大有效供給。二是從結構上下功夫。通過創新供給結構引導需求的結構調整與升級。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現代第三產業的發展;調整產品結構,提高銅、鋁等大金屬占比,開發一批適銷對路的新產品;調整技術結構,提高重點企業工藝、技術、裝備水平;調整企業組織結構,提高產業集中度。三是從改革上下功夫。改革就是革命,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表現為對傳統發展理念的革命和對傳統發展方式的革命;重點在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通過以上三種方式的統籌推進,達到以最少的資源生產出盡可能多的高附加值產品的目的,以滿足市場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