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排放交易漸行漸近 為企業減排注入新動力

2016-4-14 10:13 來源: 大河報

碳交易來襲 新資本盛宴將開啟


雖然目前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尚未成型,但無論是資本界還是企業界,顯然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省內一家生物發電企業負責人表示,這對很多進行節能改造以及新能源發展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長線回報。

“以生物發電為例,我省2007年第一座生物發電站投產,因為碳交易問題,一年有超過百萬噸、價值過億的二氧化碳指標白白流失。”該負責人稱,除了新鄉天杰外,當前我省多數生物發電企業碳排放交易金額很難超過50萬元。“往國內賣,沒有體系賣不出去,往國外賣,手續復雜沒有3年時間賣不掉。碳交易的全面開展,將讓生物發電企業回暖。”

這種后市的可挖掘價值,正在變得更為現實。有行業人士計算,目前試點7個市場,累計成交量已超過48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全國展開后,將覆蓋超過1萬家企業、年約40億噸至45億噸的碳排放。到2020年,相關的衍生市場形成后,整體市場規模將超500億元甚至達上千億,成為我國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

事實上,我省不少企業已在行動。包括河南投資集團新鄉中益發電有限公司、國電濮陽熱電在內的多家電廠都在積極進行超低排放節能改造;平煤、安鋼等傳統工業類企業則在減排改造同時,積極擴展如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新能源體系。“之前企業對低碳傾斜不足,如今除了企業本身所承擔的減排責任外,碳排放交易所帶來的額外盈利,也刺激企業提前布局低碳產業。”義馬煤業新能源公司一位人士表示。

除了傳統改造外,環保節能服務、碳排放相關領域和供碳捕捉服務或碳匯相關行業同樣將獲得巨大市場良機。緯創咨詢分析師宏先生稱,以國外經驗看,市場的流動能夠帶來金融產品的創新,包括ccers質押、碳期權合同、碳基金、CCERs預購買權、借碳業務等創新金融產品和機制,借助市場出現新的發展機遇。

但他表示,目前試點期間交易價格波動幅度過大,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出臺后,目前部分企業利用地區間排放價差投機的機會將消失,客觀上也會直接增加我省企業的減排成本。“前幾年主要在完善規則,讓企業找到價格鏈接。河南不是碳排放交易試點,這也是面臨的一個挑戰,河南企業以及投資者的耐心顯然要經受考驗。”

原標題:碳排放交易漸行漸近

123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