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債券支持“綠色發展”
綠色債券是近年來國際上新興的債券品種,主要為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等綠色項目提供資金支持。2007年,歐洲投資銀行發行了全球首只綠色債券,名為“氣候意識債券”。伴隨各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逐步提高,全球綠色債券
市場發展迅速,2015年發行量超過400億美元,發行人涵蓋政府、多邊開發機構、銀行和企業等。隨著債券發行人和品種逐步多樣化,綠色債券投資者隊伍也迅速擴大,高盛、黑石、蘇黎世保險等全球知名資產管理機構、巴西和德國等中央銀行,以及部分養老基金、知名企業和零售類投資者紛紛加入其中。
綠色債券在我國尚屬新生事物。2015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要求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研究銀行和企業發行綠色債券。2015年12月22日,央行發布39號文,明確綠色金融債有關事項,標志著我國綠色債券市場正式啟動;隨后,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就《非金融企業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業務指引》主要內容廣泛征求市場意見,近期發改委和上交所也分別發布了綠色債券發行指引和試點通知,我國綠色債券規則體系搭建初具雛形。
從市場發展情況看,從今年1月27日浦發銀行首發至今,綠色金融債發行量已經接近500億元,各方評價積極。本期債券的成功發行則填補了非金融企業綠色債券的空白,為市場后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示范效應。
據協合風電負責人介紹,本期債券注冊金額5億元,資金擬投向
陜西榆神、榆陽和
四川鹽源3個光伏電站以及
廣西朝東和石家2個風電項目。“相關項目的實施,不但可以有效降低
石化能源消耗,減少有害物質排放,減輕環境污染,還可以節約建設火電廠所需永久征地和灰渣存儲所用土地,保護生態環境。”
實際上,從募集說明書披露的信息可以發現,3個光伏電站合計裝機容量280兆瓦,建成投運后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2萬噸;2個風力電站合計年上網電量2億千萬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7萬噸。5個項目每年可減少煙塵排放量1648噸、二氧化硫2651噸、二氧化碳82萬噸。
“本期債券成功發行,是綠色金融發展的里程碑事件。”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在環境資源越來越成為限制我國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條件下,企業綠色債券將為綠色項目打開新的低成本融資渠道,有助于緩解相關項目融資難、融資貴
問題,既可以加大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又可以為項目所在地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推進經濟綠色化、發展低碳環保產業、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