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加快建立綠色證券制度 服務支持生態文明建設

2016-3-24 12:41 來源: 綠色金融 |作者: 馬險峰 王駿嫻

綠色證券制度建設的相關國際經驗


(一)資本市場發展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可持續金融體系項目的研究表明,資本市場與環境保護之間具有密切關系:一是上市公司在環境方面的不良表現會降低客戶盈利能力,增加其債務風險;二是環境事件(如原油泄露、化工廠水體污染、爆炸等)可能對資本市場產生巨大影響,在短時間內沖擊上市公司的股票及其衍生品價格;三是上市公司通過節能降耗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四是資本市場的相關者,包括上市公司股東、所在地方政府和社區、客戶、雇員對公司提出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

(二)建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

近年來隨著全球環境問題凸顯,發達國家不同程度的加強了對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要求。

規范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將信息披露要求納入法律法規規范,對上市公司實施強制環境信息披露。通過立法或者制定監管標準,規范上市公司年報環境信息披露行為,要求上市公司公開環境績效報告。二是允許選擇自愿披露標準和框架,即由非政府組織制定和完善信息披露標準。這些組織包括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碳披露標準委員會(CDSB)和國際綜合報告委員會(IIRC)等。這些標準大量提供了比強制信息披露要求更加詳盡的信息披露規則,包括披露形式、主題以及詳盡的績效指標。

境外成熟資本市場推行強制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是加強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綜合競爭力,同時認識到對資源的有效利用、風險管理和綠色金融創新對國家長期競爭戰略的重要性。歐盟在1992年發表《走向可持續發展》報告中認為會計必須將環境信息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包含于相關決策信息當中。1993年3月歐盟通過并發布了環境管理與審計體系(EMAS)。2014年12月份,歐盟修改了審計指導原則,要求員工人數多于500人的企業在審計報告中披露ESG信息。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1993 年開始要求上市公司從環境會計的角度對自身的環境表現提供實質性報告,這是首次在證券市場上要求上市公司定期提供與環境有關的報告。2014年美國上市公司中有近百家公司提交了110份關于應對企業可持續發展挑戰的股東會決議,內容包括氣候變化、供應鏈問題和水資源相關風險等。

世界各主要證券交易所積極實施企業教育計劃,引進相關發展指數,并設置了可持續發展和ESG披露標準作為公司上市的先決條件。其中一些交易所將可持續報告視為企業長期盈利性的重要因素,這些交易所包括倫敦證券交易所、巴西證券期貨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等。

綠色環境信息披露的標準體系在各國際組織的長期探索和實踐中逐步得到了完善。世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WBCSD)在1992年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提出了“生態效率”的概念,要求企業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兼顧生態系統的平衡,并于2000年6月正式公布了全球第一套生態效率指標體系。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1999年11月頒布了ISO14031標準(環境績效評估標準)。由非政府組織制定的信息披露標準,例如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碳披露標準委員會(CDSB)、國際綜合報告委員會(IIRC)等等提供了比政府法律法規要求更加詳盡的信息披露規則,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企業信息披露報告所需要的披露形式、主題以及詳細的績效指標。

(三)發展綠色證券指數和指數投資基金

20世紀90年代,各類綠色證券指數相繼推出,使更多的投資者和上市公司開始關注可持續發展問題。有價值的投資將帶來長期良好的投資回報,而綠色指數正是指引價值投資方向的有效參考工具。綠色指數選取出來的在社會責任方面表現良好的企業,未來能產生較高的投資回報。具有良好社會責任表現的企業,更加關注長期可持續發展,因此保證了較低投資風險和相對穩定的投資收益。跟蹤該類指數的資產投資通常具有較大的資產規模和較好的經濟收益。目前境外綠色證券指數主要分為三類,社會責任ESG指數[1]、環境生態指數以及環保產業指數。2015年上半年綠色指數投資的總資產規模超過49億美元。

(四)發展綠色債券市場

綠色債券是將收益??顚S糜诰G色項目的債券。該債券可以由公司實體、中央和地方政府及開發銀行發行,并由機構投資者或散戶投資者購買。綠色債券能夠用較低的融資成本為綠色信貸和投資提供資金來源,并減少期限錯配的風險。2008年世界銀行發行了世界上第一只綠色債券。目前國際金融公司、亞洲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以及一些主權國家(如英國、印度、加拿大、冰島)政府紛紛加入發行綠色債券的行列。在國際市場中,綠色債券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綠色金融產品,其融資期限長、融資成本低的特征與綠色金融領域的投資項目相匹配,因此受到投資者和項目融資者的青睞。目前綠色債券市場發展迅速,發行量已從2013年的110億美元增長至2014年的近400億美元,預計到2015年總發行量將達到1000億美元。目前大多數發行的綠色債券屬于資產掛鉤型,而非資產抵押型,這意味著債券收益與綠色資產掛鉤,債券投資者只對發行實體享有追索權。隨著市場日趨成熟,直接由綠色資產的收益支持的綠色資產抵押債券正在出現。

各國政府一般通過兩種方式鼓勵綠色債券市場。一是制定減少綠色債券投資項目風險的政策和監管框架,包括綠色信貸具體細則到長期價格機制;二是利用政策紅利提供發行規模、流動性以及投資者必要的風險回報,例如提供去風險化的工具(如損失準備金和擔保)。在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需要對許多規模較小的綠色項目進行匯總,使其達到債券市場所需的規模,其中暫持融通是促成規?;囊环N有效工具。政府需要為此類暫持融通發行的債券提供直接的信用增級來達到綠色債券的交易量。例如將很多小規模的區域性綠色貸款捆綁在一起做資產抵押債券,使其達到資本市場所需的必要規模。資產抵押債券的信用增級對達到投資者所需的風險收益是必要的。

 (五)發展綠色風險投資基金

綠色風險投資基金是將資金引導至不具備上市資格的中小綠色項目的金融工具,多以股權投資的形式參與綠色項目投資,其投資對象是蘊藏較大市場風險的資源節約型企業和環境友好型的高新技術企業?;鹪谥笇顿Y企業盡快成熟并取得上市資格后,可通過在證券市場轉讓股權而獲得資金增值,以繼續投向其他綠色風險項目。綠色風險投資基金契合了綠色發展項目高風險的特征,無需風險企業的資產抵押擔保,是一種以高資本收益降低外部性的金融工具。

(六)應用赤道原則發展綠色信貸的啟示

2003年6月花旗集團、荷蘭銀行、巴克萊銀行與西德意志銀行等金融機構根據世界銀行的環境保護標準與國際金融公司的社會責任方針建立了一套赤道原則。赤道原則是金融機構自愿采納的一套對大型項目的環境和社會風險進行認定、評估和管理的指南。銀行研究融資時,對項目是否遵循赤道原則進行確認,對該項目可能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進行綜合評估,并利用金融杠桿促進該項目在環境保護以及周圍社會和諧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銀行同時拒絕對不遵守該原則的項目融資。赤道原則有助于促使企業認識到環境保護及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以及采取適當的環境保護措施。目前有7%的國際金融機構在新興市場國家采納赤道原則。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