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數萬億綠色大生意:錢從何來?

2016-3-11 10:43 來源: 財經國家周刊

綠色金融如何破局


過去一年多,綠色金融體系多點開花。比如,2015年 1月,銀監會和國家發改委印發了《能效信貸指引》,12月,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印發《綠色債券發行指引》。2015年因此被業界稱為中國綠色金融的政策元年。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玉慶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是籌措環境保護資金的重要渠道,是減輕財政環保支出壓力的重要途徑。

相比于早期發行的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和綠色發展基金均有各自的優勢。綠色債券可以解決企業和銀行的期限錯配問題。如果銀行可以發10年期的綠色債券,就可明顯提升銀行對于中長期項目投放綠色信貸的能力,綠色信貸的期限往往都很短。而綠色發展基金,“不僅是拓寬綠色發展資金渠道的重要方面,還能避免政府撥款所存在的層層審批繁雜程序。”中國工業環境促進會會長楊朝飛對《財經國家周刊》說。

但尚處于起步階段的綠色金融還面臨諸多挑戰。一些地方政府對綠色金融意識不強,銀行機構也未完全認識到綠色產業投資的特征和規律,風險評估工作與綠色項目的對接尚不到位。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金融分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楊秋生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綠色金融體系各方面的工作還呈碎片化狀態。要發揮綠色金融作用的前提是環境要素(水、空氣和土壤)的資產化。比如碳交易、水交易都是把相關要素資產化了,一旦環境要素能夠進行交易,資金自然就會流向綠色金融。同時還要做好環境資產信息的公開化、透明化。銀行和評級公司要考慮到環境領域的風險因素,建立起環境成本估算體系,才可以準確估算這筆資金投入下去的可能結果。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綠色金融體系建設可能的時間表是, 2016年2020年為綠色金融改革全面啟動階段;2021年2025年為深化階段;2026年2030年為完成階段。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