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環保企業的責任與擔當--來自行業的聲音
●環保項目的建設運營是為了改善環境質量,地方政府在決策時應該以能否實現預期的環境治理目標為判斷標準,不能忽視后期的運營效果。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趙笠鈞
●環保企業應在“十三五”期間做好積累,特別是相關技術創新能力的儲備。從2020年開始,行業將向技術理性回歸,需要優質優價的產品和服務,富含技術含量,體現專業性。
——中持環保董事長許國棟
●環保企業要把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不僅要研究先進技術解決復雜的環境
問題;還要通過技術進步讓裝備、產品更經濟適用。
●“十三五”期間,環保產業的不同細分領域將產生不同特征,水和大氣治理領域會得到更蓬勃發展,土壤治理領域相對較慢。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
●“十三五”黑臭河流治理
市場空間巨大,業主、政府將更多地采購環境綜合服務,而不是采購工程設備。
●項目招標應該綜合考慮投標者資質、管理水平,以及合理成本和利潤,建議完善相關法律
法規、建立配套懲罰措施和有效的督約束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正軍
●“十三五”前兩年,
電力行業超低排放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非電行業將成為“十三五”后期以及“十四五”超低排放的主要市場。
——
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營銷總監王月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