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來:選擇并不可怕
現在回頭看德國這些年的
電力改革,德國政府在新
政策推行前小心論證,積極聽取行業內不同意見的作風的確兼顧到了大多數
市場成員的利益。市場也給了改革以積極的反饋,電力批發交易層面,目前德國所屬的期貨交易所EEX和現貨交易所EPEX為歐洲最活躍,流動性最高的電力交易所,場內交易比例不斷上升,德國電力期貨交易量已經超過了1.7萬億度。電力零售端也同樣活躍,共有超過1100家的售電公司活躍在德國的市場中,每年都有一批新的售電公司帶著新的商業模式出現,無論是綠色電力套餐、虛擬電站還是分布式光伏共享售電社區,在一個合理的制度環境和激勵下,市場成員總能帶給我們無限的驚喜。根據歐盟最新的統計數據,德國電力市場中目前市場占有率超過5%的大型發電集團的市場份額為36%,電力工業的集中度在不斷降低。相較于大多數的歐盟國家德國都顯示出了更優異的競爭環境。基于“能量市場2.0”計劃的一系列措施也在通過立法過程落實中。德國電改似乎總是面臨著各種選擇題,但是德國人用實踐告訴我們:如果你不知道終點在哪里,無論選哪一條路都是對的;如果你知道終點在哪里,那就別管那些選擇,自己開一條最近的路過去。
此外,我們不得不給出這樣的結論:假如新能源的發展愿景是一樣的堅持和宏偉,那么德國的電力市場設計無論是歷程還是目的都是和中國最相似的。德國的電力市場化改革也是遵循“放開兩頭管中間”的原則,只在發電側和售電側引入競爭。既對原有電力公司的發電股份進行私有化和重組,成立兩個以上發電公司進行競爭;在售電環節打破原有配電公司的售電壟斷,成立不擁有配電網的售電公司,開放零售市場,提供電力用戶供電選擇權。于此同時成立電力批發交易中心,通過網絡平臺實現電力交易,并對交易過程中的資金流動和信息交換進行控制。電力市場化后,隨著新能源電站的不斷增多,在電力市場中涌現了形形色色的市場角色和機構:上網代理,交易中介,虛擬電廠運營,預測分析,投資管理商等等不一而足。
這樣的活躍與創新,使得改革不僅充滿了紅利,還平添了許多樂趣。一切為了新能源,而新能源回報給德國的,是無止境的行業領先和無上限的優美環境和能源安全。
世界各國電力市場綜述》原創作品系列,請尊重作者辛勞,轉載時務必注明作者和“能源新時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