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生產國試圖降低對煤炭的依賴,因此中國計劃建立一個針對可再生能源證書的交易
市場,從而嘗試增加更清潔能源的使用。
3月3日,國家能源局在官網的公告中稱,發電商將能夠交易代表發電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比重的“綠色證書”。
中國旨在把非礦物燃料在一次能源構成中的比例從當前的12%提高到2020年的15%。中國計劃提高風電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份額,以實現到2020年
電力領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削減60%的目標。目前,中國已擁有全球最大的光伏 太陽能容量。
然而,政府努力促進向更清潔能源轉變受到了阻礙,因為礦物燃料發電更便宜,因而優先并入輸電網。
公告中,能源局還明確各省(區、市)到2020年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比重指標。比重指標范圍是5%-13%,其中
北京的指標是10%。
“電力企業能通過交易證書來實現非水電可再生能源比重的目標。證書持有者被鼓勵參與碳
減排貿易和
節能貿易。”公告稱。
國家能源局并未說明何時建立貿易平臺,但指出到2020年電力企業應至少9%的電力來自非水電可再生能源。
中國計劃2017年設立一個全國性限制貿易
碳市場,允許交易從可再生能源項目中掙得的
碳信用額,從而幫助排放者履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