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設一直是中國引以為自豪的方面。“十二五”期間,我國交通建設突飛猛進。如今,我國已建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不僅讓東西南北緊密相連,更使“天塹變通途”“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愿望得以實現;不僅讓百姓“走得了”,旅途中的舒適體驗更是贏得了好口碑;不僅讓人員流動起來,帶動的財富流動規(guī)模更是難以估量——
“十二五”期間,我國交通建設突飛猛進。目前,我國鐵路營業(yè)總里程達12萬公里,高速鐵路1.9萬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457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2萬公里,農村公路里程突破397萬公里。
路網完善——智能便利贏得好口碑
在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2015年11月獨龍江公路通車,貢山縣獨龍江鄉(xiāng)的獨龍族群眾徹底告別每年有一半時間大雪封山不通公路的歷史,怒江、瀾滄江、獨龍江三江沿岸的百姓過江出行更安全、更便捷……
農村公路承擔支撐經濟發(fā)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的重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農村公路發(fā)展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對農村公路助推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寄予殷切期望。如今,農民群眾“出門有路,抬腳有車”,農產品田邊上車,公路沿線農家樂,游子回鄉(xiāng)創(chuàng)新業(yè),這樣的畫面越來越多。
2014年底,湖北宜(昌)巴(東)段“斷點”連通,至此全長1966公里的滬蓉國家高速公路全線通車,長江沿線6省份的群眾不僅“共飲長江水”,還“同走一條路”。“十二五”期間,一條條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普通國道“瓶頸路段”的陸續(xù)消除,加強了區(qū)際、省際聯系。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編織“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蓋廣泛、安全可靠”的網絡,連接著城市、樞紐、口岸。
橋梁建設更是吸引著世人的目光。繼蘇通大橋于2013年被評為“菲迪克百年工程項目杰出獎”后,杭州灣跨海大橋、泰州長江公路大橋、舟山大陸連島工程西堠門大橋先后于2014年、2015年獲“菲迪克”年度獎項;世界級工程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建成率超過70%;嘉紹大橋、馬鞍山長江大橋、九江長江二橋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
城市交通發(fā)展同樣精彩。“十二五”以來,37個
公交都市創(chuàng)建試點城市創(chuàng)新推進,全力破解公交優(yōu)先的癥結
難題。在
北京,由“軌道交通+公交快線”構成的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網絡日趨完善:超過500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縱橫地下;“四專用、三放射、兩環(huán)、一橫”的公交快線網四通八達,公交專用道里程超過400公里;微循環(huán)公交、社區(qū)通勤快車、定制公交提供了更加快捷、舒適的高端服務。
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讓城市公交更高效。長春、保定等20個城市已率先完成重點公交線路交通一卡通系統(tǒng)的升級改造和實地測試,初步實現了部分公交線路交通一卡通的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