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巴黎協議通過,是因為世界已經糟透了

2016-2-16 10:07 來源: 騰訊《大家》

[摘要]《巴黎協定》,被評價為“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約束力”,傳遞出“全球將實現綠色低碳、氣候適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強有力積極信號”。

聯合國巴黎氣候大會會場

聯合國巴黎氣候大會會場

前日,巴黎氣候大會傳來了捷報,共識已經達成。與前幾年在哥本哈根、華沙的爭執場景不同,這次巴黎大會可謂是“勝利的大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定》。據現場記者的反饋,“全場起立鼓掌歡呼了足足一分半鐘?!狈▏饨徊块L法比尤斯激動地兩次敲響綠色小錘,這意味著引領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時代的巴黎協定正式通過。氣候大會開了13天,文件中1609個含有不確定性的括號,最后變成了肯定的答案。

站在國際氣候合作的維度來看,這無疑是一個里程碑的時刻。尤其是近6年來,氣候合作議題幾乎進入死局,變成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一次博弈,或者是守成國家與新興國家之間的一次較量。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參會代表憤怒地將材料扔了一地,尤其是技術官員、島國代表、環保主義者,他們將矛頭指向“舊政治”、“冷戰思維”,這種“不負責任的處理方式”將葬送人類的命運。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則憤怒地將矛頭指向了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集團,認為他們利用氣候問題,向發展中國家施壓。也有媒體對于人性感到悲觀,認為氣候問題已經變成了國家間博弈的角力場,這是全球共治的失敗。之后的坎昆、華沙、德班、利馬,也是在吵吵嚷嚷中結束,雖然取得過一些階段性的成績,但人們甚至已經不敢對此抱有過高的期望。聯想到這些挫敗,就不難理解今天談判代表們內心的激動與狂喜。這一協定,被評價為“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約束力”,傳遞出“全球將實現綠色低碳、氣候適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強有力積極信號”。

但是,不結合國際環境的變化,就看不到氣候問題得到解決的原因。氣候問題之所以在5年前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是因為當時的世界格局總體而言處于平穩期,國家間權力結構相當穩定,區域沖突較少,因此氣候變成了互相牽制的一張牌。國家之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國際經濟格局上的變化——主要是中國經濟正在大步邁進,自從加入WTO之后,不斷趕超西方國家。在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期間,中國的GDP總量已經達到第三位。除了中國之外,另外幾個金磚國家——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也扮演著國際經濟格局的挑戰者。但今天,局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敘利亞、烏克蘭陷入了內戰,俄羅斯與西方世界開始對峙,甚至一度出現了核戰爭的苗頭。而中國GDP總量已經拋離了日本,并不斷縮小與美國的距離。中美關系也面臨一個“拐點”。美國白宮及多家智庫均認為中國試圖“另起爐灶”。此外,來自非傳統安全的挑戰正在劇增,一個比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更可怕的恐怖組織IS已經在中東崛起,并在兩年間在世界各地導演了一系列血案。在這樣的環境下,區域博弈將成為真正的焦點,再打氣候牌已經沒有多大意義。

早在兩周前,我就在一次節目中表示,這次巴黎氣候會議,有可能達成協議。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參與的各位政要,都沒有心思“討論天氣”。其一,就在11月13日,巴黎剛剛經歷了舉世轟動的恐怖襲擊,死亡人數達到了132人,而且襲擊的細節、手段的殘忍,都讓國際社會不寒而栗。當時,就連巴黎氣候會議,都一度考慮是不是要改期。其二,敘利亞國內還在內戰之中,土耳其的F-16戰機擊落了俄羅斯的蘇-24轟炸機,地緣危機進一步爆發,不僅俄土關系陷入死局,還將北約(包括美國)都拉入了緊張局勢。出席氣候會議的普京,舉手投足,被人們所關注。有媒體打趣說,“他顯然不是來聊天氣的。”剛剛“惹事”的埃爾多安,也嘗試抓住機會表態。奧巴馬、默克爾、奧朗德、莫迪等,也是心系著敘利亞局勢,試圖利用氣候大會完成一系列的外交斡旋。這樣一來,國家領導人都會對氣候問題“心不在焉”,會議第一天,他們就進行了關于“反對恐怖主義”的表態,這標志著會議一開始就“跑題”。不過,這樣有另一個好處,就是會讓技術官員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當領導人更多地關注安全問題、區域局勢的時候,氣候問題反而在不知不覺中“去政治化”,更多地還原成一個技術問題。

在這個混亂的國際環境中,需要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對于尚未從暴恐襲擊的悲痛中恢復過來的巴黎而言,《巴黎協定》的通過,無疑可以撫慰人心。實際上,這個基調在一開始就已經奠定,因為各方代表在踏入會場之際,便已經感受到一種悲涼的氣氛。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2015年12月12日,歷史正在靠近,歷史就在這里。這是從巴黎發出的信心……一個月前,巴黎遭到了恐怖襲擊。法國希望大家通過這個歷史性的協定。一個城市很難改變世界,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div>

在某種意義上,巴黎恐怖襲擊促成了巴黎協議的達成。因為這個事件改變了會議的氛圍,讓它從一個辯論場變成了共同祈福的“教堂”。在巴黎的恐怖分子制造血案的同時,它也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共同的敵人”。災難賦予會議莊嚴感、使命感。于是,“達成協議”成為了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這就是為什么1609個懸而未決的議題最后都有了定論。而美國國務卿克里在協議通過后的發言,聽起來也像政治表態:“法國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勇敢、驕傲地挺立,為世界作出了典范,如今世界在這里感謝法國?!鄙踔量梢赃@樣說,“現在有比氣候問題更迫切的問題”,是如何在另外的領域合作——比如安全問題、地緣政治問題、能源問題等,它們恐怕比氣候問題更難棘手。

也有觀點認為,發展中國家的分化,也是《巴黎協定》通過的原因之一。中國在這個過程中,角色非常關鍵。在這6年里,中國變化巨大。中國的經濟總量,在2009年只有34.56萬億元,今年按推算,有望達到68.23萬億元,也就是增長了幾乎一倍。而且,在經濟的轉型升級中,中國決心告別以往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經濟發展模式。再加上,中國多個城市深受霧霾之擾,無論是政府還是公眾,對大氣污染問題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因此,中國這次成為了《巴黎協定》的主力推動者。同時,巴西、俄羅斯等也因為種種原因,經濟增速放緩,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下滑,“金磚國家”似乎將迎來不同的命運。而昔日的“發展中國家聯盟”,也開始慢慢瓦解,相互之間已經無法形成“共同攻守”。這樣,一直堅持減排的“雄心同盟”和“島國聯盟”,就看到了機會。

從巴黎氣候大會傳來的好消息,對于與會者,激動心情可以理解。但對于世界而言,這掩蓋不了人們對這個日益動蕩的世界的擔憂:敘利亞、烏克蘭深陷戰火之中,數百萬難民正涌入歐洲,IS的勢力范圍在不斷擴大,暴恐事件驟然增多,美國和俄羅斯游走在戰爭的邊緣,中美之間也開始暗中角力……協議在不停地簽訂,又不停地撕毀。沖突無處不在,隨時會演變為戰爭?;叵肫鸶绫竟鶗h的2009年,雖然那個氣候問題難以解決,但天下還算安寧。今天,雖然協議通過了,但我們的世界,其實早已變得更糟。

作者:馬立明(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資深評論員)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