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環保部通報了第四次全國環保產業調查情況。環保部科技標準司的副巡視員胥樹凡表示,未來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空間會更大,目前已經呈現出環保服務產業發展快于環保產品生產發展的趨勢。
依據已經越來越充分。就在被稱為“最有力度的環保法”通過修訂后半個多月,中國財政部5月16日下撥了8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開展大氣污染防治。
中央財政2014年安排了100億元的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余下20億元將于下半年擇機下撥。中國政府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和巨大投入,映射在張蔚峰身上就是公司的蓬勃發展。“過去企業對我們很抗拒,認為環境監理和工程監理是重復的,現在多數企業都認識到環境監理可以讓他們少走彎路,避免不必要的投入,開始主動上門咨詢。”今年以來,張蔚峰明顯感覺到企業態度的改變。
當建設“美麗中國”的美好夢想遭遇“十面霾伏”的現實,中國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治霾
政策,加大資金投入,以期換回碧水藍天。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對于環保的投入遠高于過往,這既是非常大的商機,對于拉動環保人才就業和企業轉型升級都大有裨益。
根據環保部第四次全國環境保護相關產業基本調查結果顯示,與2004年相比,2011年我國環保相關產業的從業單位增加了104.9%,從業人數增加了100.3%,漲幅都達到一倍。另外兩項數據,營業收入增加了572.6%,營業利潤增加了605.0%,更是實現了5-6倍的增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