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的融資需求與融資方式選擇
光伏產業的融資需求
要建設一個大型的光伏電站前期的投入是很大的,一般來說,光伏電站業主來不可能一下子自己拿出這么多的資金,他可能是自己出一部分,而另一部分需要向社會尋求融資來解決。而在國內主要推行的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初始投資也不小,一般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來回收投資,有的甚至的二十多年,為了緩解前期的資金壓力電站需求者往往也要尋求融資,這對因此一個良好的融資渠道對光伏產業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近些年來全球年新增裝機量的情況見下圖。
根據國能局制定的2014年光伏分布式新裝機量,倘若以每瓦9元來算的話則需要融資720億元,這是不小的資金缺口。光伏除了融資需求量大以外,還遇到融資難的
問題,資金往往是流向收益高的項目,而我國現在階段分布式光伏項目對投資人來說并沒有很大誘惑力,一方面是因為一般光伏設備的壽命是二十年,在長的時間里光伏設備保持效率發電是個問題,可能連安裝光伏組件的房屋剩下的壽命都不夠二十年的壽命,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電網建設落后,賣電機制并沒有建立起來,這樣發電收益將大打折扣。如今存在的融資方式主要有銀行貸款、租賃、股權收益權投資、資產證券化和個人按揭貸款,理應這些融資方式各行其職滿足著各種融資需求,但如今中國的金融體系還沒有歐美國家那么完善,而且融資方式本身也有其特點而導致并不是所有的融資方式都適用于光伏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