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十三五”期間中國能源的發展趨勢如何您知道嗎?

2016-1-14 14:17 來源: 能源圈

十三五期間中國能源的發展趨勢如何您知道嗎

對于中國在十三期間以及更長時期的能源發展形勢,應該如何判斷?下面這份報告給出了詳盡的答案。這份《“十三五”及2030年能源經濟展望》報告對新形勢下的中國能源經濟發展特征和趨勢,提出了能源“新常態”的概念,在能源“新常態”的背景下,“十三五”期間中國煤炭消費量有可能達到峰值,石油需求占比下降,對外依存度基本穩定。天然氣需求高速增長,油氣比得以優化,并且非常規天然氣生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可再生能源需求將持續顯著增長,非化石能源需求占比將超越石油。2030年中長期預測顯示,在基準情景和節能減排政策措施嚴于預期的低碳發展情景下,碳排放峰值都有望在2030年前出現,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20%的目標也能提前出現。

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新常態的發展階段,在未來能源消費、能源強度和碳排放等方面將表現出區別過去30多年的新特性。本文提出“能源‘新常態’”的概念,并且表述其在宏觀層面的基本特征。在各個研究機構的成果基礎上,預測2030年前中國能源消費、能源消耗強度和碳排放量。進而從節能減排和降低能源消耗強度的角度,通過情景分析來探討中國2030年能源消費總量和碳排放數量的可能情景。

能源“新常態”的涵義及基本特征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中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宏觀政策,旨在改變中國傳統的粗放式、高能耗的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產業結構低碳化轉型和中國經濟的“再平衡”,這方面的政策將對能源市場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能效提升、經濟結構向服務業轉型意味著中國單位GDP產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斷降低(IEA《世界能源展望2015》),中國的能源增長模式進入新常態。我們認為,能源新常態的主要涵義是,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發展階段后,能源消費、能源強度和碳排放等方面將表現出區別于改革開放以來30余年的新特征,主要包括能源需求總量增速放緩、結構加速轉型,能源效率提升和能源消費結構低碳化、清潔化等。

(一)能源需求總量增速持續放緩

在經濟新常態發展階段,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間,一方面,經濟下行的壓力比較明顯,導致對能源需求總量增速放緩。另一方面,中國經濟處在轉型期,從第二產業占主導到第三產業占主導,由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逐漸轉變為集約型經濟增長模式。兩方面作用疊加,使得能源需求總量增速放緩。

(二)能源需求結構加速轉型

從總體結構上看,非化石能源占比明顯提升,未來將打破對化石能源絕對依賴的局面。新能源(風能、水能、太陽能、核能等)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上升。特別是可再生能源份額將提高,其中增長最強勁的是可再生能源電力。從化石能源結構上看,從煤炭“一家獨大”向著煤、氣、油結構逐漸合理的方向演進,能源消費結構的低碳化和清潔化。

(三)能源效率明顯提升,能耗強度大幅降低

能源消耗強度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能源消費總量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反映了能源使用的經濟效率。近年來大量研究強調提高各個行業的能源效率與降低碳排放強度等“質量”指標。

(四)能源消費特點區域化、板塊化現象明顯

由于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一些特點區域、板塊的能源和經濟發展表現出高度同質化的特點。例如京津冀地區重化工業發展較快,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相關大氣污染較嚴重。在經濟結構調整轉型過程中,西部地區承接了東部發達省份轉移的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和行業,在能源消費上體現出了“追趕”現象。

(五)能源消費快速增長的經濟社會環境逐步改變

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后,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經濟結構和產業向低能耗、清潔化、高附加值轉型,對能源消費需求量增速放緩。此外,人口年齡結構變化使得向傳統高耗能行業人口輸送量減少,全社會對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共識不斷提高,有助于能源消費增速降低、結構優化。

(六)能源價格將長時間低位運行,客觀上不利于對能源消費的控制

由于全球經濟放緩導致能源需求較低、美國頁巖油氣產量增加能源供給等因素,國際能源價格預計在較長時間內穩定在較低水平。低能源價格雖然有利于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但客觀上可能會刺激能源消費,不利于節能減排和環保目標的實現。

本文在其他研究機構的前期成果基礎上,預測“十三五”期間及到2030年前中國能源消費、能源消耗強度和碳排放量。進而從節能減排和降低能源消耗強度的角度,通過情景分析來探討中國2030年能源消費總量和碳排放量的可能情景。

123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