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關于發展江蘇碳金融的對策建議

2015-12-29 11:24 來源: 新華日報 |作者: 許崇正

江蘇省碳金融發展的對策建議


碳金融作為全新的金融概念,在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的今天,要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江蘇碳金融發展以開展綠色信貸、實施CDM(清潔機制)項目為主,由于政府支持力度尚不夠,企業認識程度不足,金融中介機構參與程度不高等原因制約了碳金融的發展,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推廣宣傳。

政府在發展碳金融實現低碳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必須積極推廣宣傳,使企業充分認識CDM項目機制并意識到參與開發CDM項目、進行節能減排所蘊涵的巨大價值。同時,應立足本地區,制定支持政策,鼓勵金融機構與民間機構進入CDM項目開發的中介市場,充分發揮金融機構作為項目交易中介和資金中介的作用。對于扶植碳金融發展的相關資金政策,政府可考慮建立節能減排專項扶持資金,對符合低碳扶持的企業予以傾斜幫助, 并可考慮減免低碳行業的增值稅、消費稅,建立環境保護的“綠色稅收”優惠政策。對于開展碳金融業務的銀行,政府應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如對其收入提供稅收優惠,以提高金融機構參與碳交易的積極性。

另外,政府也可以鼓勵社會企業機構或個人參與碳金融的業務,充分利用社會閑置資金發展低碳經濟。除此外,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力度制定和完善碳金融以及CDM項目的操作辦法和流程,制定長遠戰略規劃,利用法律的、經濟的手段推動符合自身的低碳技術項目的開發與建設,最終帶動碳金融與產業結構調整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順利銜接。

完善碳交易市場,拓寬低碳融資渠道。

我國目前已建立了數家環境交易所,如天津、北京、上海、江蘇省內的蘇州環境交易所等。這些交易所目前并沒有從事真正意義上的碳交易活動,多為節能減排和環保技術及資產類的交易,但是這樣的初級平臺可以促進CDM項目的開發與提升,拓寬低碳經濟發展的投融資渠道,聯通金融資本和實體經濟,通過金融資本的力量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

當前碳排放作為一種特殊而稀缺的有價經濟資源,正成為繼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價值符號,其屬性已日益凸顯出“金融屬性”,并進一步衍生為具有投資價值和流動性的金融資產。在省內構建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可以說是一條實現低碳經濟的捷徑。據世界銀行預測,2008年-2013年間全球碳交易規模每年可達600多億美元,僅2013年全球碳交易市場規模就達到1500多億美元,有望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而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既是溫室氣體排放大國,又是最主要的CERs供給國,其中我省獲CERs簽發的項目預計減排量居全國首位,參與CDM(資金加技術換取溫室氣體排放權)項目更具有優勢。因此,在南京建立并完善碳交易市場,既可以促進低碳技術的引進和研發,又可以通過碳排放交易使我們分享碳金融的“蛋糕”。

金融機構應廣泛參與,提高產品創新能力。

在碳金融發展的過程中,金融機構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國外的金融機構在發展碳金融方面已先行一步。不僅圍繞碳減排權,渣打銀行、美洲銀行、匯豐銀行等歐美金融機構先后在直接投資融資、銀行貸款、碳指標交易、碳期權期貨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創新試驗;且許多銀行類金融機構都針對碳交易設計出了專門的金融產品,如日本住友信托銀行就曾設計出中小企業提供二氧化碳減排指標購買和分割服務的環境類金融產品,新興市場包括韓國光州銀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也推出了“碳銀行”計劃。

相比國外眾多金融機構的深度參與,我省金融機構參與程度相對落后。省內的金融機構僅局限于綠色信貸業務,基于碳交易的理財產品、碳掉期、碳證券、碳期貨、碳基金等各種碳金融衍生品幾乎為零,對于很多具有CDM項目開發潛力的企業,缺少專業的融資服務。因此,我省的各金融機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應廣泛參與到碳金融業務中來,積極進行金融創新。銀行業應通過提供CDM財務顧問、管理咨詢等業務,滿足CDM項目對金融中介服務的巨大需求。有條件的銀行還可以成立專門的碳金融業務部門,負責碳金融的市場開發與推廣,碳金融系列產品的開發。證券業可通過對上市融資的企業設置環保門檻,公開企業環境信息,對企業行為加強監督,推動企業節能減排。還可通過發行“綠色證券”指導投資者進行低碳投資決策。保險業作為風險管理的行家,應嚴格限制保險資金投資方向,積極支持低碳經濟發展,使保險資金的投資運用與低碳經濟發展相結合。通過將企業和個人納入碳保險,引導低碳產業和人員多渠道規避風險、分攤風險。(作者為江蘇省政府參事)

12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