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度投資策略報告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稿》,公布“十三五”規劃的十個任務目標。其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首度寫入五年規劃。“大氣十條”、“水十條”相繼在“十二五”出臺,環保“十三五”規劃有望于2016年出臺,十三五期間環保行業投入將進一步增加,預計“十三五”期間
節能環保產業年增速有望達到20%以上,環保投入將增加到每年2萬億元左右,社會總投資有望超過17萬億元。在持續性
政策利好的推動下,環保行業高景氣度持續可期。
污水治理仍是十三五環保投資重點,工業污水和海綿城市等是短期熱點
“十二五”環保投資預計近5萬億,其中污水治理占比在30%左右。“水十條”將拉動2萬億以上的水治理投資,污水處理仍是“十三五”環保投資重點。“水十條”強調在
造紙、印染等十大領域開展專項治理,我們測算
化工污水處理年
市場空間可達2000億,海綿城市建設投資規模至少2萬億。
環境監測保持高景氣度,VOCs治理開啟千億市場
2015年環境監測板塊保持高景氣度,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7.41億元,同比增長36.12%,實現凈利潤4.79億元,同比增長32.43%。未來環境監測板塊增長潛力巨大,存量火電市場面臨“超低排放”的迫切需求,中小燃煤鍋爐、電站納入監管范圍將給“燃煤”監測市場增添新的動力;“水十條”、“土十條”帶來水質、重金屬監測市場的開啟;隨著
北京、上海等將VOCs納入監管并對排污企業征收排污費,VOCs治理、監測也將開啟千億市場。我們預測國內VOCs監測設備市場超500億元,“十三五”期間針對VOCs治理項目所需投資不低于922億元,每年投入約200億元。
“土十條”發布在即,土壤修復迎5萬億市場空間
我國土壤總的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耕地質量等級劣質率為27.9%。總體來說,我國土壤環境狀況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十分嚴重,土壤修復工作刻不容緩。目前我國有待修復的土壤污染面積為3.83億畝,土壤修復市場近5萬億。“土十條”有望2016年出臺,土壤修復有望在“土十條”的推動下進入黃金發展期。
2016年度投資策略:重點布局環境監測、土壤修復和低估高增長品種
隨著“美麗中國”建設的推進、國家對環保投入的不斷加大以及國民環保意識的覺醒,“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其中污水治理、環境監測及土壤修復將成為16年環保行業的三大投資主線,因此我們認為16年的投資策略為:掘金“美麗中國”,重點布局環境檢測、土壤修復和低估高增長品種,重點推薦標的:三聚環保、永清環保、華西能源、雪迪龍、聚光科技、碧水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