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5日,《美國氣象學會公報》(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BAMS)發布題為《從氣候角度解釋2014年極端事件》(Explaining Extreme Events of 2014 from a Climate Perspective)的報告,指出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和土地使用對2014年許多極端事件產生了影響,包括太平洋中部的熱帶氣旋、歐洲的強降水、東非的干旱,以及澳大利亞、亞洲和南美的極端高溫。
自2012年起,BAMS每年都發布年度報告,分析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對上一年度全球極端事件的影響,旨在鼓勵極端事件歸因科學的發展。今年的報告包括32篇文章,研究了2014年全球28個不同的極端事件的貢獻因素。報告的主要結論如下:
(1)北美洲
①人為氣候變化使加州野火的發生概率增加。②美國中西部的寒冬與氣候變化關系不大。③美國東部的低溫沒有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④氣候變化使夏威夷熱帶氣旋的發生概率增加。⑤2013—2014年,北美冬季極端風暴季主要由自然變化所致。⑥加拿大大草原東南部的洪水受到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和土地利用變化的共同影響。
(2)南美洲
①人為氣候變化使2013年12月阿根廷熱浪發生的可能性提高5倍。②巴西東南部水資源短缺與氣候變化影響的關系不大。
(3)歐洲
①2013—2014年不列顛群島冬季風暴與人為氣候變化的關系不大。②2013—2014年英國冬季極端降雨與人為氣候變化沒有關系。③歐洲Gonzolo颶風強度是在歷史記錄的范圍之內。④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2014年法國南部塞文山脈發生極端降雨的概率比1950年提高3倍。⑤人類影響增加了歐洲、太平洋東北部和大西洋西北部破記錄的年均高溫發生的概率。
(4)中東和非洲
①2項研究都表明,氣候變化使東非的干旱更嚴重。②氣候變化對2014年中東干旱的作用仍不清楚,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影響了敘利亞黎凡特(Levant)南部地區的干旱,而另一項研究則表明,氣候變化與中東地區更廣泛的干旱之間沒有關系。
(5)亞洲
①韓國和中國極端高溫事件與人為氣候變化有聯系。②東北亞、中國和新加坡的干旱不確定是否與氣候變化有關。③2014年西太平洋高地熱帶氣旋活動很大程度上是受自然變化驅動。④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其他影響使2014年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毀滅性洪水的發生概率增加。⑤氣候變化加強了驅動2014年喜馬拉雅地區極端暴風雪的氣象因素。⑥人類影響增加了2014年熱帶西太平洋和太平洋東北部區域海洋表面極端高溫的發生概率。
(6)澳大利亞
①4項獨立研究都表明,人為氣候變化導致2014年澳大利亞熱浪的發生概率和嚴重性大幅增加。②人為氣候變化很可能增加了2014年8月澳大利亞南部極端高壓異常的概率。③人為氣候變化增加了2014年7月初新西蘭北部地區(Northland)極端降水事件的風險。
(7)南極洲
2014年南極海冰出現歷史最高值主要由異常風造成,由于氣候變化,這種類型的事件正變得不太可能發生。
在過去4年中,BAMS特刊已經發表了79篇有關極端事件歸因的文章。約1/2文章的研究結果表明,人為氣候變化明顯影響了許多極端事件的頻率和/或強度。研究人員指出,隨著極端事件歸因科學的不斷進步,人類監測和區分長期氣候變化和自然變率對單個極端事件影響的能力也會不斷提升。只有完全弄清楚這二者之間的區別,人類社會才能更好地審視過去的極端事件,并為未來的適應措施提供指導。
裴惠娟 編譯. 美國氣象學會報告揭示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之間的聯系. 氣候變化科學動態監測快報,2015,(23):6-7.
原文題目:Explaining Extreme Events of 2014 from a Climate Perspective
來源:https://www2.ametsoc.org/ams/index.cfm/publications/bulletin-of-the-american-meteorological-society-bams/explaining-extreme-events-from-a-climate-perspective/table-of-contents/high-resolution-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