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農業,就是將太陽能發電廣泛應用到現代農業研究、種植、養殖、灌溉、病蟲害防治以及農業機械動力提供等領域的一種新型農業。光伏農業的核心是晶體或薄膜太陽能設施農業一體化并網發電站,集合了晶體或薄膜太陽能發電、農業光電子工程、現代農業種植和養殖、加工和綜合利用、人才培訓、觀光農業、農產品物流等高新技術。
光伏農業的發展,不僅能夠有效利用太陽能資源,生產出清潔綠色能源,還能實現高效種植、養殖,綜合保護種植和養殖環境,為種植、養殖及后續農產品加工供給能源,也為綠色農業生產提供一條新的路徑。如光伏農業大棚不僅能種蔬菜,還能通過多晶光伏組件或薄膜組件組成的棚頂吸收太陽能來發電,在滿足自身用電之余將富余
電力輸送到國家電網,這樣既環保又
節能。另外,從短期來看,光伏農業在一定程度上是解決目前光伏產業出現困境的有效措施,實現了農場變工廠、田間變車間。從長遠來看,現代農業需要科技和新能源作為推進的動力,而光伏技術的應用對現代農業的支撐和對于我國的農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設施農業工廠化水平與現代化裝備水平處于“低投入-低產出-低效益”的落后模式。由于設施農業環境逆境抵御能力弱,低溫、雪災、連續陰天及霧霾頻發等極端天氣往往會造成極大的生產危害和經濟損失。在過去30a里,我國盲目擴大設施農業規模,單純提高設施栽培面積,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產品產值、增加農民就業,但耕地等農業資源占用量大等因素導致生產及產業效益低的
問題日益突出。要改變目前耕地資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控制水平低、生態環境影響突出等問題,就必須向“適投入-高產出-高效益”模式轉化,以提高單位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節省土地資源,強化生態環境保護作用。因此,發展光伏農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進設施農業的轉型,從而提高環境控制及裝備水平,是設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優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