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重磅報告】2015年經濟形勢分析與2016年展望

2015-12-22 06:25 來源: 發展觀察家

報告: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

報告: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
——2015年經濟形勢分析與2016年展望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課題組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遭遇到不少預期內和預期外的沖擊與挑戰,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實施了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的政策組合,使國民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民生持續改善。

預計全年GDP增長6.9%,CPI漲幅1.5%。展望2016年經濟增長,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但受結構性、周期性因素疊加影響,明年經濟運行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需要采取積極有力的宏觀政策和加快推進改革加以應對,仍可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
 
全年經濟運行總體特征 
 
2015年經濟運行的總體特征是穩中趨緩、穩中有進、穩中有憂,各領域分化加劇,動力轉換過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結構性衰退和結構性繁榮并存。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達到51.4%,較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高于二產10.8個百分點。工業內部結構調整加快,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增長較快,產業結構加快向中高端水平邁進。但行業景氣度差異較大。

一是部分產能過剩行業十分困難。資源類、重化工業普遍陷入困境,增速大幅下滑,煤炭、鋼鐵水泥等產品產量明顯下降,行業總體庫存壓力較大,仍處在調整探底發展階段,要徹底走出困境尚需時日。二是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計算機通訊、新能源、新材料醫藥制造等產業發展優勢明顯,增長速度大幅快于傳統制造業。三是新興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服務新業態、新模式延續近兩年高增長態勢,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行業表現尤為搶眼。
 
三大需求趨于平衡發展,內部分化逐步凸顯。2015年以來,消費增長保持穩定,投資增長速度持續放緩,出口增速換擋,三大需求趨向平衡發展。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58.4%,高于投資15個百分點,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從三大需求內部看,分化逐步凸顯,蕭條與旺盛并存。投資方面,房地產投資持續回落,月度投資已現負增長,基礎設施投資保持較快增速,制造業投資緩中趨穩。

消費方面,網上商品零售、通訊類商品、旅游等領域消費高速增長,而石油及制品類消費大幅衰退。出口方面,一般貿易出口保持正增長,而加工貿易出口大幅下降,傳統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優勢明顯下降。
 
區域經濟增長差距顯著,多速增長格局出現。一些產業基礎好、結構多元化、調整步伐快、開放程度高的地區,經濟仍然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而一些產業結構落后單一、產能過剩行業比較集中的地區,經濟下行速度較快。

重慶和貴州兩地逆市上行,實現了10%及以上的超高速增長,領跑全國;絕大多數省份相對平穩,保持在7%—9%中高速增長區間;遼寧山西等資源型、重化工業大省下行壓力較大,減速幅度大,增速低于3%,甚至其省內部分地市出現負增長,情況極不樂觀。
 
企業景氣分化,同一行業內冰火兩重天。一方面,一些大型企業、上市企業緊抓市場、政策機遇,發揮其規模、品牌等優勢,發展相對較好。另一方面,量大面廣的傳統企業、中小企業依然普遍面臨生存難、轉型難的困境。
 
民生持續改善,收入就業指標表現較好。前三季度,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1%—5.2%。居民收入實現了“兩個高于”的要求,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達到16367元,同比實際增長7.7%,高于同期GDP增速0.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8.1%,高于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1.3個百分點。
 
價格水平總體平穩,結構性通縮壓力加大。受新拉漲因素不足,及季節、氣候因素的影響,全年月度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均低于2%,個別月份低于1%,物價總水平平穩。但受國內需求總體偏弱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的影響,生產領域中原材料、燃料價格持續下降,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連續45個月負增長,且降幅較大,工業領域結構性通縮風險已較為突出。

1234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