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方案測算投資需求將逾百萬億
據了解,馬中參與的這個課題組從2015年3月便開始此項目研究,參與單位除了以中國人民大學牽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環保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證監會等政府部門,還有世界資源研究所牽頭的公益組織,聯合國環境署、世界銀行、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機構。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陳雨露(現為央行副行長)、世界資源研究所主席Andrew Steer分別擔任課題組中外組長。
馬中介紹,研究人員對綠色融資需求做了兩個時間段的估算,分別為2014年至2020年、2021年至2030年,并將資金需求劃分為“低方案”、“中方案”和“高方案”。
綜合測算的結果顯示,2014年至2030年,“低方案”、“中方案”和“高方案”下的中國綠色融資需求分別為40.3萬億元、70.1萬億元和123.4萬億元。而在“十二五”期間,全社會環保投資為3.4萬億元,占GDP的1.41%。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根據《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相關規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核算主要考慮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純電動汽車兩種。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不僅針對新能源汽車,還需建設配套設施,如充電站、加氣站等,因此投資需求測算分為新能源汽車空車投資需求及配套設施投資需求,分別包括一次性投資、運行成本及政府補貼,其中只有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沒有政府補貼。
照此測算,僅2013年至2017年,京津冀地區新能源汽車方面共需投入資金200.34億元,其中,新能源
公交車需要投入125.18億元,新能源乘用車需投入資金49.3億元,充電站、充電樁共需投入資金11.2億元。
馬中表示,由于現階段缺乏統一的環境標準、當前投資規模與投資水平以及較為準確的未來發展趨勢信息,生態系統保護、氣候變化適應、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資金需求等都未列入測算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