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稱,從哥本哈根到巴黎,除了場內談判,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場外活動凸顯出商界領袖、政府間非正式合作平臺、環保NGO積極推動,與往年的遲疑觀望有很大不同。氣候變化不僅關乎政治家決心,也關乎商業機會。
奔赴巴黎一線的氣候組織大中華區總裁吳昌華有一天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記錄下這樣一段話,“巴黎談判會場始終有兩種反差鮮明的氛圍:一是談判者們比蝸牛爬行還慢的進展,談判爭端20年不變;一是自下而上的各界的行動,企業界、地方政府、民間組織、令人振奮和熱血沸騰?!?/div>
巴黎氣候大會期間,由包括比爾·蓋茨、馬云在內的27位全球知名億萬富翁與加州大學宣布聯合成立“能源突破聯盟”,創始基金100億美元,該計劃將專注投資新能源早期概念和科技商業化的路徑,找到除了風能、太陽能以外更多零
碳排放能源的可能,從技術上找到更多阻止全球變暖的方法,聯盟支持的行業包括發電、儲存、
交通、工業和能源系統效率等。
12月5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在氣候大會上發表演講說,“如果昨天我們還把氣候變化當成我們面臨的困難,那么從今天起,我們應該把這一切當做機會?!蔽④泟撌既吮葼枴どw茨也解釋說,聯盟將不僅促進清潔能源研發的進步,也在乎獲得盈利。
“如今人們對比爾·蓋茨、馬云們的‘能源突破聯盟’的關注,說明民間和企業已經走到政治決策者的前面,巴黎大會不要讓他們失望?!眹野l改委氣候戰略中心主任李俊峰評論說。
事實上,官方文件也積極呼吁民間行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巴黎協議指出,“同意維護和促進區域和國際合作,以動員所有締約方和非締約方利害關系方,包括民間社會、私營部門、金融機構、城市和其他次國家級主管部門、地方社區和土著人民大力開展更有力度、更有雄心的氣候行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