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巴黎12月1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原計劃在11號閉幕的氣候變化巴黎大會,和往年相同,被拖到了“加時賽”。雖然各締約方已經在許多方面取得了共識,但在責任區別等核心
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有消息說,最樂觀預計巴黎時間今天中午之前,大會的最終成果文件能夠出爐。
這兩天,巴黎的天氣陰晴不定,似乎也應和了氣候問題多邊談判中的瞬息萬變。而各國記者最關心的,是大會能不能如期結束。俗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按照過去的情況,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幾乎都要延遲一到兩天。一百九十多個國家把最難啃的“骨頭”留到最后,一定要博弈到時間不能再拖為止。這一次,也沒有例外。
法國外交部長、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法比尤斯11號說,巴黎氣候協議最終案文將會推遲至12號早間(
北京時間今天下午)發布。應該說,延遲半天,目前看還只是樂觀的預計。多邊談判是一場拉鋸戰,最后關頭,各方已經把技術性細節打磨拋光,各國代表團高官以及政府高層之間的政治磋商尤為關鍵。
這次大會法方寄予了厚望,巴黎大會主席法比尤斯每天都抖擻精神,與中國在內的各國代表團展開密集磋商。法方希望巴黎大會能夠達成一份“雄心勃勃”的成果。而包括中國代表團在內,各國代表團這兩天也都開啟了通宵談判模式。通常是一稿草案案文晚上出爐,代表團開會內部研究,再連夜同其他國家談判代表磋商討論,并且向大會反饋。
回顧近幾天的談判,整體效率和進展比較快。10號晚,第二份巴黎大會成果文件草案發布。新案文顯示,各方已經在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與工業革命前相比,不超過2攝氏度的目標上達成共識。與此同時,相關國家打算盡快達到溫室氣體排放峰值。
法比尤斯表示,27頁的新案文相比之前第一版更加精簡、完善,進一步消除了協議中的分歧選項。而與此同時,在區別化、資金、
減排力度等關鍵問題上分歧依然存在。未來幾小時,各方能否求同存異、縮小分歧、達成成果,我們也將拭目以待。
巴黎大會進入尾聲,中國代表團正加緊與有關各方溝通,為推動大會達成全面、均衡、有力度、有雄心、有約束力的氣候協議作出努力。
盡管在巴黎大會會場,能夠看到各國媒體記者“排兵布陣”,話筒和攝像頭十分搶眼,但談判的實質進展各國談判代表心里最清楚。昨天(11號),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向記者表示,他預計,大會主席定于今天(12號)發布的新版巴黎協議案文將與最終協議“比較接近”,案文當中各方分歧將大大減少。
解振華說中國代表團將在大會最后階段,充分展現建設性、推動力和靈活性,推動各方相向而行。在大家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之上,讓結果全面、均衡、有力度、有雄心、又能夠有約束力還能夠適應所有各方。
法國外交部長、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法比尤斯當天中午說,他將繼續加緊和談判各方溝通。在當地時間今天上午9點,北京時間今天16點提供新版的案文。他相信,新版案文今天能獲得各方通過。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與法比尤斯一同會見記者時說,目前各方在資金、行動力度、如何體現區別等方面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但剩余的談判時間已經不多。希望各方能展現強大領導力和聰明才智,從全球視野做出決策,推動全球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
如果把此次巴黎氣候大會比成一趟列車,巴黎大會即將抵達目的地。然而就在最后關頭,西方媒體忽然曝出歐美等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建立了一個所謂的“雄心聯盟”,成員包括100多個國家,旨在達成一項“雄心勃勃”的氣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