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在巴黎熱烈進行中, 氣候變化會議進入巴黎時刻,能否開辟全球氣候治理的新紀元?中國又將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當地時間11月3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在巴黎北部勒布爾熱的會議中心拉開帷幕。在11月30日至12月11日期間,東道主法國會迎來4萬名賓客,其中包括來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5個締約方和歐盟代表團的1萬名成員,全球近2000個非政府組織的代表1.4萬人,注冊記者3000多人。全球關注氣候變化
問題的人士現在都把目光投向了巴黎。
巴黎大會為何會得到如此高的關注度?
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會議旨在完成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提出的目標——制定一份抑制全球氣候變暖的協議,確保地球升溫不超過工業革命前2攝氏度。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并明確2020年后國際社會如何分擔責任,避免氣候變化導致的災難性后果。
巴黎大會被普遍視為“勾畫未來氣候變化國際新治理體系的里程碑會議”,是一場各國領導人都極其重視的會議。據法國政府統計,出席巴黎大會的各國領導人超過150名。相比之下,出席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領導人只有85人。
由于談判結果關乎各國切身利益,國際社會時刻關注著巴黎大會的進展,這其中,各國能否達成新的“巴黎氣候協議”尤為引人關注。
在眾多分析人士的眼中,當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治理框架自《京都議定書》后并沒有明顯的進展,巴黎氣候協議理應推動全球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新框架。但現實是,巴黎氣候大會面臨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立場分歧、各國之間缺乏互信以及協議的法律效力等多重挑戰。
在當日的開幕式發言中,各國領導人紛紛表示了對“巴黎協議”的希冀及對氣候治理的建言,全面、公平、有效成為其中的關鍵詞。
氣候變化會議進入巴黎時刻,能否開辟全球氣候治理的新紀元?中國又將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