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在致辭中說:關于全球氣候危機,需要回答三個問題——我們真的需要改變嗎?我們能改變嗎?我們會改變嗎?
我們需要改變嗎?
經過150年基于含碳燃料的增長,現在人類80%的能源來自含碳燃料,在各大洲都可以看到全球變暖的跡象。每24小時內人類使用的能源相當于40萬枚廣島原子彈,我們遭遇前所未有的洪水和干旱極端天氣。最近在佛羅里達,戈爾親眼見到魚在城市南部的街上游泳。
這次巴黎氣候大會上,150個國家的領導人和政府首腦都表達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沒有人否認氣候變化的現實。
所以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能改變嗎?
企業界領袖、技術開發者、研究者和科學家已經指明了方向,中國在這方面發揮的作用居于全球領先地位,世界各國的生產商都驚訝于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速度,中國的努力使得新能源的成本越來越低。
我們完全具備從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轉變的能力。
我們會改變嗎?
企業界的決策和
市場隨著
政策的改變而改變。如果有清晰的政策信號他們就會看到未來,并愿意承擔風險去投資。
這次巴黎大會,我們目睹了各國有政治意愿去改變,而政治意愿本身就是一種"可再生資源"。
戈爾的三問像警鐘一樣在巴黎響起,經過電視鏡頭傳向全世界,地球已經岌岌可危,人類的未來的延續,要從現在開始。改變勢在必行,這需要勇氣,需要決心,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
在"氣候危機"的大敵面前,人類只有緊密團結起來,減少
碳排放,重視環保,改變生活方式,才是積極實際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