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研究方面,LawrenceLC2009在《太陽能光伏
市場分析研究》中認為,降低成本和提高光伏技術水平是現階段光伏產業的發展重點,在國外光電系統應用越來越普及的情況下,本國應更加注重打開國際市場,加大對世界光伏市場需求的開發。Keller和Alexander(2009)在《ICIS Chemical Business))中認為光伏產業的技術瓶頸所帶來的投資成本較高是理性的
電力供應能源缺乏成本競爭力的主要原因。
在光伏產業財稅
政策研究中,Candelise,C和Cross,R等人(2010)通過對光伏產業財稅政策的研究,指出了英國現行的財稅政策框架中的不足之處,提出了一些未來可實行的政策工具,如“進料關稅”、“目標成本壓縮”等政策措施促進英國光伏產業發展,同時分析了這些政策工具對國內光伏市場發展的影響。
Dusoncher Luigi和Telaretti Enrico(2010)則通過研究比較各國之間太陽能光伏產業政策體系的不同,得出相應結論并提出在某些情況下,國家扶持政策并不能完全有效地促進光伏市場的發展,由于國情的不同,同樣的扶持政策在不同的國家會取得不同的效果,所以在制定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時要因地制宜。下面我們來看看國外都有哪些較為成功的政策吧。
德國經驗分析
德國是世界光伏市場的“領頭羊”。早在1997年,德國政府便開始實施相關政策鼓勵國內光伏產業發展,其中較為著名的是“10萬太陽屋頂計劃”?!斑@一計劃主要包括兩種刺激方式:其一是利用高價收購居民的太陽能電力并入國家電網;其二是鼓勵居民貸款購買太陽能發電設備,并對該種貸款進行貼息。
德國光伏市場真正有效的啟動主要應當歸功于2004年的上網電價法,也就是眾所周知的EEG法案。”fn該法案要求政府根據不同的太陽能發電形式,給予為期20年的上網補貼。正是該法案的實施,奠定了德國光伏市場井噴式增長的基礎,為德國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從此德國光伏市場得以在全球范圍內稱霸。
德國的光伏產業政策引導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是強制光伏上網電價政策,即FIT政策,亦稱“再生能源電力強制收購電價政策”?!霸撜咭幎娏居辛x務以較高的價格,對其所營業的區域內所有可再生能源產出的電力進行收購,充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電力應用率?!痹撜叩氖跈嗥谙揲L達20年,已經被世界上很多國家所采用。根據應用光伏系統位于屋頂與地面的不同,收購電價分為兩檔。年遞減率根據光伏新增裝機容量與設定值的大小比較而做出一定的調整。
原則上,德國每年按照5%的幅度降低光伏發電 上網電價,但實際執行時要快于這一速度。2009年,德國對光伏發電上網電價下調9%左右,2010年4月起,屋頂系統下調幅度改為15%,同年7月,地面系統和農場系統下調為15%和25%。光伏上網電價的下調降低了光伏發電部門的收益,但由于光伏組件系統價格的下降、光伏系統規模擴大帶來的成本降低和規模效應,德國光伏電站依然保持了比較好的內部收益率。同時,德國光伏企業技術發展迅速,對投資者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二是稅收減免優惠,主要是在光伏企業增值稅減免、光伏系統固定成本折舊年限縮短、其他成本劃歸為運營費用進行抵稅和投資額的稅收減免方面對本國光伏企業進行稅收優惠支持。
三是信貸優惠政策。德國開發銀行開展多個項目,在針對光伏企業及投資者的貸款額度、貸款利率方面有著不同程度的優惠措施。例如,德國開發銀行大力實施?!疤柲馨l電計劃”,對私人投資者的貸款額度提高至5萬歐元,貸款利率為4.15%至4.45%?!癊RP系統環境和
節能項目”規定了中小型企業貸款額度不能超過投資總額的50%,其他企業的上限為35%。
原聯邦州投資額不超過50萬歐元,新聯邦州投資額不超過100萬歐元,貸款利率根據地點、期限和信用風險評價值的不同在4%至7%范圍內波動。信貸政策的優惠極大地刺激了本國光伏企業進行投資,為光伏企業技術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和保障。
文章來源: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