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氣候變化竟能左右王朝命運?從漢唐盛世聊到法國大革命

2015-12-3 16:01 來源: 易碳家--中國碳交易網 |作者: 國歷君

氣候變化竟能左右王朝命運?從漢唐盛世聊到法國大革命


氣候變化與王朝興衰的秘密
整理 | 國歷君

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爾歇展覽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赴法國出席大會。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的威脅日益加劇,共同行動起來應對這一威脅和挑戰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事實上,自古以來,氣候這只看不見的 “上帝之手”, 一直在冥冥中左右著帝國的興衰、王朝的更替,下面就隨國歷君一起來看一看這只無形的手究竟是如何擺布人類歷史的。

農牧之爭背后的“天意”

 古代農業社會,人類應對自然變化的能力較差,大氣溫度每次變冷轉暖,都會引發人類社會大規模的動亂、戰爭和民族遷徙。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人類文明的興起與跌落、戰爭和浩劫,以及重大科學發現和文化成就的取得,除了我們看得見的人為因素以外,冥冥中起決定作用的,還有氣候的變化。

“彼蒼者天,何其有極?”當中國古人面對變幻莫測的天道,發出如許浩嘆時,他們哪里知道,氣溫的些許變化,哪怕是1℃的升降,就能把人世間攪得天翻地覆。

對古代中國而言,氣候在溫暖期和寒冷期的轉換,往往決定著中原農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實力的強弱對比和農牧分界線的南北飄移,由此引發或加劇民族沖突,進而決定中原王朝的興替。

以魏晉南北朝為例,當時氣候變化正處于秦漢、隋唐兩個溫暖期之間的寒冷期,在公元400年前后溫度最低時,年平均氣溫比今天低了近2℃,較之溫暖的漢、唐時代,要下降2℃-3℃。

有人以統一的斤畝折算,秦漢時代平均畝產量為132公斤,北朝平均畝產128.8公斤,東晉南朝為125.4公斤,均較前朝下降了2.84%。土地單產對古代民族的競爭尤其是農牧民族間的競爭是非常重要的。土地單產高意味著在相同的面積上能養活更多的人口,能有更多的糧食積累,也就有更強的軍事戰斗力,在戰爭中獲勝概率更高。而寒冷直接制約著降水量的大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年平均氣溫每下降1℃,年降水量將相應下降100毫米,糧食單位產量就會比常年下降10%。

與北方游牧民族的實力對比,直接決定中原王朝的疆域版圖也即生存空間的大小。秦漢時代,中原王朝的農耕區直達陰山腳下。據《史記》記載,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大將蒙恬率秦軍將匈奴驅出陰山以外,在陰山、河套地區設立了44個縣;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又派遣將軍衛青、李息從云中出擊匈奴,收復河南地,設置朔方、五原郡,陰山一帶再次納入中原版圖。

而到魏晉南北朝時,陰山腳下已成為水草豐美的游牧區。北朝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就是當地游牧生活的生動寫照。不僅如此,長城以南的老農耕區,這時也逐漸被畜牧所侵蝕。西晉束皙談到黃河流域的中原腹地時,說“豬羊馬牧,布其境內”,主張將馬牛豬羊遷徙到“空虛之田”。這空虛之田,在今天看來,就是氣候轉冷,農耕盡廢所致。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