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債券推進綠色低碳城鎮化進程
目前城鎮化是被亞太經合組織確定為創新發展的五大金融支柱之一,新型城鎮化的重點發展方向是“智能、綠色和低碳”已經形成共識。在城鎮化的過程中,綠色建筑環保行業發揮排頭兵的作用。包括京津冀一體化、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經濟圈、自貿區的發展都需環保投資,而水污染處理、土壤整治、空氣霧霾的治理需要來自于政府、
市場、企業和國際力量的共同推動。
借鑒國際經驗,綠色債券是綠色基礎設施融資的主要工具,是為支持環境保護及應對氣候變化項目而發行的融資債券。就全球市場而言,自2007年第一支綠色債券發行以來,截至2015年9月底,全球總共發行了497只綠色債券,且發行量逐年遞增。
從國際經驗來看,支持城市綠色轉型的資金主要來自政府支出、金融機構融資以及私營部門投資。從綠色債券發行主體而言,又可以分為綠色市政債、綠色金融債、綠色企業債等不同品種。綠色債券可以以較低的融資成本為綠色信貸和綠色投資提供資金來源,并減少期限錯配的風險。從國際經驗來看,市政債的發行可以很好地解決地方政府城鎮化環保產業投融資的
問題。美國很大一部分市政債券用于環境工程和能源建設,而日本和英國的污水處理融資來源很多都是來自市政債。未來我國地方政府如何通過地方債的發行,引導投資到基礎設施和環保等產業,創新推進綠色城市的發展,值得我們從不同層面深入探討。
作為債券市場的創新品種,綠色債券市場發展需要相關
政策的出臺,除了綠色債券和發行項目的界定,在資金投向、信息披露、
第三方認證、信用評級、綠色債券指數、增信、環境效益、項目評估和資金使用評價體系等多個方面有待完善。同時,豐富的多層次的綠色債券投資者體系對市場的發展也至關重要。
建設綠色生態環境需要法治做基礎,需要政府和市場的多方協作,需要環保企業的信息披露以及綠色金融體系的建設等,讓我們共同推動金融助力實體經濟的進程。
作者介紹:安國俊 綠金委副秘書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