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訪諾安基金交易團隊何毅、楊以樓
Q:請談一下當初創設該基金的想法,主要出于哪些因素的考量?
何毅:設立諾安基金,作為碳
市場和資本市場相結合的一次創新嘗試,可以說是水到渠成、順勢之舉。首先,
碳交易業務一直是華能碳資產公司最核心的業務之一,甚至說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也不為過。尤其是全國碳交易試點市場啟動后,公司投入了大量資源支持這項業務的發展,包括組建專業交易團隊、建立內部交易制度等。公司交易團隊為集團10家排放企業的委托交易業務,對比平均市場價格,每年都能降低近千萬元的履約成本。可以說,公司開拓碳交易基金業務的條件是較為成熟的。
其次,我們選擇設立基金的時點和地域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2014年上半年,五個碳交易試點省市已經順利完成了第一年的履約,盡管交易量較小,但市場架構已經形成并逐漸完善。湖北市場盡管啟動較晚,但其配額分配方案在幾個市場中是最緊的,且從已運行半年的市場數據看其交易也是相對最為活躍的。
最后,從長遠看,未來中國將進入大資管時代,資產配置的需求巨大。在國內
節能環保壓力與日俱增的大背景下,碳資產有望成為潛力巨大的重要配置資產之一。諾安基金的嘗試將為公司在未來進一步開拓
碳資產管理業務積累寶貴的經驗。
Q:整個基金轉運下來,作為具體經手人,肯定有許多的感悟、收獲,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下?
楊以樓:說實話,整個基金運轉下來,個人還是很有收獲的。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吧:
一是通過全過程參與該基金的運作,作為操作人員,探索形成了一套系統的市場研究分析方法。交易團隊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的“供需分析-參與者分析-情景分析”三步走的市場分析方法,在借鑒參考資本市場分析方法的同時,充分考慮了
碳市場政策性風險大、籌碼集中度高等諸多特點,為將來投資、市場分析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是通過全過程參與該基金的運作,個人對于投資的政策性風險把握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特別是公司領導的支持指導,堅持每周一次的投委例會等,使交易團隊每個成員無論是在認識上、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從初期只是單純收集一手情況,逐步深入到政策制定者需求的分析、研究上來。
三是通過全過程參與該基金的運作,提高了個人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意識和能力。在基金運營初期,作為操作員,我曾一度過于樂觀,導致對履約日臨近前出現的個別突發情況缺少充分準備、一些工作相對被動的情況。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時刻保持警覺,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Q:我們知道,作為中國第一只經證監會正式備案的專業碳交易基金,諾安基金已順利運營終止,并取得了年化收益率16.1%的好成績,可以說成績喜人,很不容易。作為操作員,對下一步工作目前有哪些計劃和安排?
何毅:諾安基金一期已經成為“過去時”,我們目前的主要精力已經轉向二期基金的籌備上。公司領導提出二期基金應做到“三個擴大”,即擴大規模、擴大區域、擴大范圍。目前,我們二期基金的方案已經初步形成,并有望在2015年年內推出。由于試點市場向全國市場的過渡已日益臨近,二期基金將強化對過渡市場有關政策的研究,盡可能規避有關風險,并努力捕捉過渡市場的機會。
對于目標呢,就是希望基金二期在基金一期成功的基礎上再創佳績。一方面,我們希望在收益上能夠更上一個臺階。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二期
碳基金能探索更多的創新交易模式,比如說做市商交易模式、現貨遠期、
ccer-配額互換期權等。
Q:最后,請結合此項基金的成功運作,分享一下個人在推進公司發展過程中,如何積極發揮作用的好建議、好做法?
楊以樓:鑒于公司及所處行業背景的特殊性質,在公司發展布局過程中,應始終堅持“團結、創新、主動”的工作態度及工作方法。
具體來講,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與公司同事的團結合作。碳資產公司是金融公司中與產業接觸最緊密的,也是節能環保領域中與金融結合最緊密的,員工背景差異較大。基于公司所處的行業特殊性,作為公司一員,要在工作中堅持合作學習的態度、發揮術業專攻的同時,積極向周邊同事認真學習、密切溝通。“團隊合作”在碳資產公司中尤為重要。
碳市場作為新興市場,其規則、特性均與傳統市場有較大差異,這就要求從業人員始終抱有創新的精神。因為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我們發現無論是在基金運營管理還是在集團履約交易的過程中,單純照搬金融領域或者歐洲碳市場的經驗往往都是不足以完成任務的。
通過管理碳基金我也學到:有些市場機會是來自于主動爭取而非等待取得的。比如:從基金發起設立到運營的整個階段中,在動力和壓力的雙重驅使下,碳資產公司交易團隊時刻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主動與相關主管部門溝通最新政策、主動聯系主要參與者調研市場、以及多次主動總結經驗教訓。在主動爭取下,從政策、信息和技術三個層次保證了碳基金處于市場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