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碳交易總額有望達到3.5萬億美元 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場
2011年10月29日,發改委辦公廳2601號文件確定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湖北省、深圳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而這七省市無一例外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碳排放交易所。 比起其他沒有進入試點地區的交易所,由于有了政策來保障交易需求和客戶參與,這七個交易所的銷售業績似乎都不用擔心了。但每個城市在試點期間對自己本地交易所的資源投入也意味著,未來國家層面的碳排放交易所之爭將會更加地區利益主導。
但是為了整頓各類交易所中的價格炒作和不規范交易,2011年11月11日公布的國務院38號文件,卻明確規定“除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或國務院批準的從事金融產品交易的交易場所外,任何交易場所均不得將任何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將碳
市場的核心交易活動也列上了黑名單。
這兩個政策體現了中國政府在
碳市場政策上缺乏協調。由于沒有實體商品,碳
排放權在國際上都是通過拆分成均等份額來進行交易。國務院38號文件一刀切的做法顯然和兩周前發改委的文件內容出現了沖突。2月底新華社在一篇報道中稱,“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已經成為發改委指定的環境能源交易平臺”,預示著國務院38號文件給
碳交易市場帶來的政策限制似乎已經被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