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大會談判,有時因小問題爭執不下
南都:各方對本月底在巴黎舉行的氣候變化大會都有很高的預期。
施泰納:巴黎會議一定是氣候變化談判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但是它可能不會解決所有氣候變化中存在的分歧或
問題,盡管各國的自主貢獻預案表明,他們已經又邁出一步,有一系列“金融包”的資金支持,但是如果在細節上仍然不能達成協議,就會讓進程變得緩慢,我們都知道,力爭將氣溫上升控制在2℃還需要走多久才能到達。
不過,我們可以認清這個底線,任何一件事都沒有完美的解決辦法,我們有不斷增長的雄心和信心,這是對巴黎會議最大的貢獻。
南都:這次大會將聚集全球上百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你怎么看領導人的參加對談判進程的影響?
施泰納:為了避免發生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的問題,法國決定從“預熱大會”第一天就開始邀請各國領導人前來。
這樣做的邏輯在于,20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氣候變化的談判已經變得非常復雜,有時會因為非常小的細節問題而爭執不下,這一次,我們可能仍然無法在巴黎會議上達成一致,因為有太多子事務需要討論。但是,政治的引導對于談判來說非常重要,各國元首參與
政策框架的制定,可以從大局出發,減少分歧。
這一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也都會參加,這也可以顯示出中國對參與到這一進程中的堅定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