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配額分配機制待優化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從目前7個試點省市建立的碳
市場來看,主要有兩種交易產品。一是配額,參考控排企業歷史排放量、發展增量等多種因素,給予一定比例的免費配額。舉例來說,一家成熟的企業歷史年均排放1萬噸,可能會給予95%、即9500噸的免費配額,如果排放量超過配額許可范圍就需額外購買,實際排放量不足9500噸,則剩余配額可出售。二是核證自愿
減排量(
ccer)——基于項目的碳產品。
在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遙看來,配額分配設計是其中一個重要的
問題。“實踐證明,配額過度分配或是分配不足都會打擊市場信心?!蓖踹b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在配額分配機制上,目前我國
碳市場配額分配主要采取通過免費分配與拍賣相結合、歷史法和標桿法相結合、事前分配與事后調整相結合的“三結合”方法。
業內人士表示,祖父方法和基準法是常用的配額免費分配方法。祖父方法根據納入實體的歷史排放確定其免費配額數量?;鶞史ㄊ窍劝凑招袠I先進或平均水平設定一套基準體系,如單位產品的
碳排放、單位能源利用的碳排放,再依據企業的產出數據確定其配額數量。“完整的產品基準法需要建設完善的對標體系,難度相對較大。但簡化的基準法或者與其他方法的混合使用,比如重點排放過程用基準法而其他排放利用祖父法,或者祖父法的基礎上增加基于能效表現的調整系數,則是相對容易的。對祖父法而言,準確的歷史排放數據是其實施的必要條件?!迸褪h境與能源研究所(REEI)副主任林佳喬指出,祖父法也存在明顯問題:一是“鞭打快?!痹斐刹还?,即能效較高的企業相比其他落后的企業獲得的配額更少;二是它不能直接用于新進入者或產能擴大情況下的配額分配。
“理論上拍賣是最具經濟效率的分配方式。但無論對于政府還是企業,拍賣的接受程度都比較低。配額拍賣將所有的成本都施加給企業,企業會面臨較大的成本上漲壓力。”中創碳投戰略總監錢國強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國外碳
排放權交易在交易初期主要采用免費分配為主的方式,但也有國際經驗,例如美國的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在一開始則選擇了拍賣的方式。歐盟
碳交易體系(EU ETS)初期為了使政府主管機構、交易所、參與企業等對拍賣規則有所熟悉,實施了少量比例的拍賣,即第一階段不到1%,第二階段不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