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看金融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2015-10-6 11:47 來源: 易碳家--中國碳交易網 |作者: 陳志武

看金融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許多朋友對金融有興趣,是因為這行當賺錢多,是一門具體的手藝、技能,也是一個不錯的職業、飯碗,而且如果你做的好,還真的能夠改變社會、改進許多人的生活。當然,話是這么說,許多金融從業者雖然賺錢多,但還是覺得不踏實甚至感到內疚,因為自己好像并沒有給社會帶來具體的價值,沒有創造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東西。特別是一碰到金融危機、看到金融動蕩沖擊社會和個人,內疚感就更不用說了。那么,金融到底創不創造社會價值?或者更進一步說,金融到底是為啥、為誰、為何?

從1986年到耶魯大學攻讀金融學博士至今,我接觸金融已近30年。接觸、研究、思考金融的時間越長,就越覺得金融不只是一組經濟工具,它帶來的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分析框架,它其中和背后的邏輯給我們提供了一種看待人類和歷史的全新視角。

這些年,隨著中國的崛起,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強調中國特色,強調我們是如何與別的民族、別的種族不同,甚至否定普世價值的存在。但是,如果以金融的邏輯作為一副眼鏡,去看待社會和個人、歷史和現狀,你會發現其實各個社會、種族、民族都是相通的,相同為主,相異為次。貫穿各社會的普世價值不僅存在,而且是活生生地滲透于我們日常的生活中。

就像張維迎教授曾說到,幾十年前,他在陜北吳堡縣黃河邊上的村莊里長大,“撈河炭”曾是他老家村民們一個重要的生活來源:每次等到黃河大水一退,人們就爭先恐后沖向河灘,用自己的草帽、衣服、麻袋、扁擔,甚至是內褲,蓋在那些被大水從上游沖下來的煤塊上面,以示“有主”。到1990年代,張維迎在英國留學時了解到:英國一些海邊漁村,每次大風暴后,潮水卷起的木頭就會擱淺在海灘上,那里世世代代的漁民們始終遵守一個規矩,就是誰最早跑到沙灘給無主的木頭做上標記,木頭就歸誰所有。

張維迎教授就納悶了:“這兩個地方相隔萬里,一個在英格蘭的海岸,一個在中國西北的黃河邊,之間肯定不曾有過交流,但他們的游戲規則完全一樣。”為什么呢?如果有“普世”的東西存在,背后促成因素又是什么?金融在這里面又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12345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