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12個談判國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舉行的部長會議上達成基本協議,同意進行自由貿易,并在投資及知識產權等廣泛領域統一規范。規模占全球4成的巨大經濟圈將應運而生。
TPP是什么?
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也被稱作“經濟北約"。是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員國中的新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文萊四國發起,從2002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系的自由貿易協定,原名亞太自由貿易區,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但隨著談判成員漸漸增加,美國在2008年2月宣布加入,已發展到12個成員國,最終很大程度上被解讀為針對中國的一次美國主導世界貿易規則的行為,是意義與WTO相似的新區域貿易規則。
為什么TPP沒有中國?
對比WTO追求的是降關稅,TPP追求的是自由貿易。自由貿易包括什么呢?包括0關稅、包括貨物、服務全部自由流動,所有經濟監管制度都必須統一標準。細分領域有貿易和服務自由、貨幣自由兌換、稅制公平、國企私有化、保護勞工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環境資源、信息自由。說明白點就是禁止各種門檻、操縱、補貼等,而這些條件和貿易準則中國目前還遠遠達不到。
如果說美國的一切動作都在針對中國是有陰謀論之嫌,但在中國目前已經開始大跨步改革的節骨眼,現在在TPP上搞這么一出“火急火燎”,似乎多少都有點和中國過不去的意思。
從理論上和TPP的規則上說,任何國家都可以加入TPP,但惟獨中國不行,用TPP一位官員的話說,“TPP是一個只禁止中國入內的俱樂部。”
中國加入TPP到底難在哪里?
貨幣自由兌換。這一點幾乎是針對中國,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剛起步,如果現在中國放開貨幣自由兌換,必然會導致中國經濟大幅度動蕩,資本大量的外流。這一點就將中國排斥在外。
國企私有化。這一條也是針對中國的,故意以此將中國排除在外,過去十年期間,中國的國有企業不但沒有弱化,反而越來越大,國進民退,越來越壟斷。要想加入TPP,就要國企私有化,這對于當前的財富分配既得利益階層的國有企業,幾乎比登天還難。
而且,中國加入TPP協定的其他障礙也不小,環境保護、勞工權益、知識產權等,每樣都是高標準。其中,環境保護,貿易保護中是綠色壁壘。TPP主張在生物和貿易多樣性、多邊環境公約、環境保護分歧領域、海洋漁業捕撈等方面提出高標準要求,2015年中國新環保法實施,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環保法,可以行拘企業負責人,近期也出現1580萬元的天價罰單,對我國環境保護起到了促進作用,但要看到,這些工作還局限在環境污染層面。
勞工權益挑戰不小,貿易保護中的藍色壁壘。美日等國提出的勞工貿易規則,注重勞工在商品生產中的工資待遇和環境條件,強調勞工的價值關注和企業對環境、消費者的人文關懷。雖然這些年中國工人工資在上升,勞動力成本增長,但目前依然難以改變勞工價格相對低廉、工作環境和作息時間得不到保障,勞動者權益保護距離美日還有相當長的距離的事實,以及中國勞工組織在勞工者保護中的缺位
問題。
從上面幾點來看,我們可以知道,TPP就是為將中國排除在外而著身定做的一套貿易體系,而且以當前中國的條件是不可能達到加入條件的貿易體系。
中國被排除在外,會發生什么?
雖然TPP是開放成員國
市場,亞當斯密也在《國富論》中一直強調開放市場少收稅百利而無一害,TPP更是宣稱零關稅的香饃饃,但畢竟是國與國之間交易,中間牽扯到文化、傳統、宏觀控制(其實是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獲取更多利益讓他國獲得更少)。但是畢竟是有很大的利益在其中,所以一旦成立必將減少他國對我國出口產品的需求。
中國被排除在外,那么中國的貿易數額會大大減少,因為加上制造成本、商務成本、關稅成本等,中國的商品價格已經不可能和TPP體系內的商品競爭了,也就是美國等進口大國,可能就不會從中國進口商品,這樣一來,中國的貿易順差可能會大打折扣了。
中國貿易順差大打折扣,中國的外匯占款就大幅度減少,外匯儲備也將大大減少,甚至可能經常性出現逆差,因為中國進口的原油、鐵礦石等是剛需。從此中國可能從世界第一的貿易大國,大幅度倒退為貿易中等國,中國從世界第一貿易順差國,可能大幅度倒退為世界第一貿易逆差國,中國從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國,可能大幅度倒退為外匯儲備小國。
此外,中國被排除在TPP之外,接下來會出現恐怖一幕,就是大量的外資企業將從中國撤退,這對當前中國的經濟是重大的打擊,因為這些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生產的產品將沒有競爭力。
美國的目的?
美國通過TPP談判可以對中國東盟FTA(自由貿易協定)起到制衡作用,削弱中國經濟在該區域的影響力,確保其東亞地緣政治、經濟和安全利益。談判達成,美國將在知識產權、勞工標準等方面制定新的規則。另一方面,由于自貿區具有對內開放、對外限制的特征,因此,在成員國之間貿易壁壘降低的同時,對區外經濟體則構成更高的壁壘,會產生貿易轉移的效果。美國積極推進TPP的根本戰略目標,就是保持和擴大自己的資源版圖,重新構建信用體系,繼續持保持美國超級大國的霸權地位。
有觀點認為自由貿易是美國立國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因此推動國際之間的自由貿易對美國來說是順理成章的事。本來WTO承擔了部分功能,但是目前WTO陷入僵局,日漸式微。一但協議達成,WTO將名存實亡。
中國該如何應對?
TPP對于中國來說也不是非加入不可,TPP的很多條款高于國家主權,有訴訟要國際仲裁機構和法庭判決,而這些機構都在美國手里,假如中國加入TPP,那中國要吃很大的虧。如果中國也能發起一個貿易體系,體系內大家零關稅等,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對抗的,比如現在的亞投行。
最后援引一段環球評論就是,中國人需要帶著自信觀察TPP的談判進展,以對中國貿易利益的冷靜權衡來評估我們加快推進亞太自貿區與是否參加TPP之間的關系。在這個問題上我方的著眼點一定要避免地緣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