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5日,華盛頓特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南草坪舉行的歡迎儀式上握手。
攝影:WIN MCNAMEE, GETTY
中美兩國在控制全球變暖方面的努力,如中國實施全國性的限額排放計劃,都并不讓人驚訝,但是,兩國的舉措卻在聯合國氣候大會舉行前的兩個月提前釋放出了積極信號。
上周五,習近平和奧巴馬在美國白宮發布聯合聲明,宣布兩國基于去年達成的氣候協議,制定了新的方案。
美國方面稱,除了限制發電廠的排放之外,還將制定標準,提高電器的效率,減少垃圾填埋場的甲烷排放。中國承諾投入31億美元(與美國先前投入額相近),協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將在2017年啟動全國
碳排放交易體系,該體系將覆蓋全部的碳排放,不過允許公司進行碳排放量交易。該體系中包含一個“綠色
電力調度”系統,將加快向清潔能源過渡。作為過渡的一部分,一家西雅圖的中國公司本周同意與美國的泰拉能源公司(TerraPower)合作,建立一座先進的核反應堆。(泰拉能源公司是由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出資的創業公司。)
這些聲明使上周成為了氣候變化方面引人注目的一周。在紐約舉行的一場峰會上,一些世界最大的公司(包括沃爾瑪)都制訂目標,承諾將自己公司的所有用電都轉為可再生能源。另外,教皇方濟各在稱贊了奧巴馬在氣候方面的努力之后,對陷入僵局的美國國會稱,美國有責任去成為引領者:“現在該是時候采取有膽略的行動和策略了。”
所有這些意味著什么呢?盡管人們預期會實行某些計劃,但是,分析人士認為這些舉措將會為定于11月30日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創造一個強勁的勢頭。
世界資源研究所所長Andrew Steer說:“達成全球性氣候協議的前景已經十分明晰。”以下就讓我們看一看上周的聲明都說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