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沒有觸動既得利益:有壟斷權傻子也能賺錢
中評網:國企除了壟斷之外還有內部治理的
問題,您也提到過內部人控制獎金發放,這次改革文件里面似乎也提到把國企進行分類管理,任命制和選聘相結合,這樣做能不能觸動國企高管既得利益。
盛洪:也不能。比如說分類管理,有一類是商業性的,有一類是公益性的。先談商業性的。我要根據你的績效對你進行考核,但是他的績效怎么評價?他的績效不是真實的。你的利潤哪里來?因為你壟斷了,因為你不交地租,因為你的貸款利率是低的,你拿到石油開采權以每噸30元獲得,人家可能每噸400元獲得,完全不是同等的,我怎么衡量你的真實績效?
再比如金融,銀行有這么多利潤,你要知道它的利潤怎么來的。由中央銀行規定的存貸款利率差,多少年沒有變,最近兩年稍微有一點調整,基本上還是要顧及利益集團的利益,十幾年是3%的利差,利差相當于壟斷價格,又是管制價格,政府規定了你有3%的利差,一般的國家是1.5%到2%,
市場經濟國家是競爭決定的利差。而這3%是行政部門規定的,這不都是假的嗎,你怎么去衡量這些人真正的努力,放一個傻子有壟斷權不照樣賺錢嗎?
而且像中石油、中
石化這些企業冗員很嚴重,他們工資又很高,效率很低,怎么去衡量?人造的市場環境,人造的績效,你說我們怎么去給他獎勵?光地租優惠,國有企業全算下來一年至少1萬億以上,現在國企業就1萬多億利潤,利潤基本上就是地租,他們有什么貢獻?任何一個民營企業不交地租,利潤就多出好大一塊,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在支付足額成本之前這些所謂績效評價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