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探析我國碳匯碳循環實踐

2015-9-5 23:06 來源: 易碳家 |作者: 李文軍 齊建國

探析我國碳匯碳循環實踐


據了解,自2005年《循環經濟促進法》頒布以來,我國各地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形成了一些較為成功的循環經濟運行模式,其中秸稈糞便還田模式、種養生物質能一體化模式、工農復合型循環經濟模式等實踐了碳的有效循環再利用,為我國發展碳循環產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如果將所有能夠提高碳循環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經濟活動都納入碳匯產業,我國“十一五”期間在基于工業體系的能源節約、能源替代和物質循環利用和基于生物技術的碳匯產業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就,前者如工業節能技術、節能汽車、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再生的木材替代鋼材水泥、以及碳捕集和儲藏技術等等,這些技術實現了碳的減量化并由此實現碳減排;后者如種植業碳匯、森林碳匯、漁業碳匯、草原碳匯等等,這些活動實現了碳的固定和長期儲存,并由此減少了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碳匯和碳循環產業的發展,節省了大量化石能源,減少了大量碳匯消耗,有效增加了碳匯,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已經明確把增加森林碳匯作為了一個重要的增匯措施,在清潔發展機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碳匯產業為發展碳循環產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自1998年開始,政府部門相繼啟動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和長江等地區防護林建設、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以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并大力提倡全民義務植樹,鼓勵社會造林。2004年至今,國家林業局已在廣西四川云南安徽山西河北遼寧以及北京開展碳匯試點項目,開展植樹造林或各類森林經營活動,為我國在碳匯項目管理、碳匯計量、碳匯交易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t十一五”末,我國森林覆蓋率由2005年的18.21%提高到了20.36%。《中國森林生態服務功能評估報告》(2010)顯示,中國森林生態系統的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積累營養物質、凈化大氣環境與生物多樣
性保護等6項服務總價值為每年10萬億元,中國森林植被生物量總量已達157.7億噸,中國森林植被碳儲量總量為78億噸。國際專家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的國家,不僅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而且創造了難以估量的生態價值。

作者簡介: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文軍;中國社科院數 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齊建國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