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封存的方法有許多種,一般說來可分為地質封存(Geological Storage)和海洋封存(Ocean Storage)兩類。
地質封存
地質封存一般是將超臨界狀態(氣態及液態的混合體)的CO2注入地質結構中,這些地質結構可以是油田、氣田、咸水層、無法開采的煤礦等。IPCC的研究表明,CO2性質穩定,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被封存。若地質封存點是經過謹慎選擇、設計與管理的,注入其中的CO2的99%都可封存1000年以上。
把CO2注入油田或氣田用以驅油或驅氣可以提高采收率(使用EOR技術可提高30%~60%的石油產量);注入無法開采的煤礦可以把煤層中的煤層氣(甲烷,CH4)驅出來,即所謂的提高煤層氣采收率(Enhanced Coal Bed Methane Recovery,ECBM)。
然而,若要封存大量的CO2,最適合的地點是咸水層。咸水層一般在地下深處,富含不適合農業或飲用的咸水,這類地質結構較為常見,同時擁有巨大的封存潛力。不過與油田相比,目前人們對這類地質結構的認識還較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