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儲能市場熱點
由于各國的
市場和
政策環境不同,各國在上半年的市場活躍程度及應用重點都不一樣,下面以各國上半年的應用熱點為基礎,對各國儲能市場進行更新。
美國
美國上半年的應用熱點有兩個,一個是分布式發電及微網,另一個是輔助服務。從SGIP發布的季度更新數據來看(SGIP支持的項目一般規模不大,因此并未收錄在CNESA的項目數據庫中),在2015年1~4月期間,分布式儲能項目的推進明顯加快。截止到2015年4月20日,完全投運或者開始進入績效考核階段的項目,上升到了103個,其中光儲模式的項目13個,新增的8個光儲項目全部來自Tesla 。而Tesla在4月30日發布的兩款用戶側儲能系統(家用的Powerwall和商用的Powerpack)也極大推動了戶用儲能市場的應用速度,刺激了其他供貨商對戶用市場的關注,如LG Chem,戴姆勒,BYD等,紛紛在特斯拉之后也發布了戶用儲能產品。
2015年上半年,美國輔助服務市場保持活躍,在建和規劃的11個儲能項目中,近一半的項目是用于提供調頻輔助服務。美國的調頻輔助服務市場是一個有明確收益機制的市場,過去5年的時間里,PJM市場中已經安裝了超過100MW的調頻儲能系統。PJM利用電池進行調頻的成功經驗,使得其他電網運營商提出在未來的幾年內也將采用電池調頻。韓國電網運營商也發布計劃,將安裝數百MW的電池用于調頻服務,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國也在考慮采用電池調頻。但值得注意的是,調頻市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市場,市場容量有限,隨著電池調頻項目的不斷增多,市場機會將越來越少。
澳大利亞
從目前澳大利亞投運和規劃的項目來看,澳大利亞的儲能市場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尚未有成型的商業模式。項目規模較小,多應用于特殊的場景或以試驗為目的。但經過多方印證,未來澳大利亞最有可能率先啟動的儲能市場是:一、離網(電網難以覆蓋的偏遠地區)市場,二、應用于賬單管理的戶用市場。
在澳大利亞,光伏系統替代柴油發電已具有經濟性。澳大利亞的部分機構也已經意識到光儲系統在電網難以覆蓋的偏遠地區的應用優勢與經濟性前景。澳大利亞能源部長Mike Nahan對“光伏+儲能”的經濟性表示了認可,要求澳洲農村及偏遠地區的公用事業公司加快推進這一解決方案的應用。專門做偏遠地區項目的公司Mpower以及為偏遠地區光儲項目提供資助的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署(ARENA)也開始推動一些項目,另外,ARENA開展了一項總投資4億澳元的偏遠地區的能源計劃,該計劃已經收到了來自采礦開發商的70個類似的項目申請。預計,光儲項目在偏遠地區的應用將主要發生在澳大利亞西部、北部以及昆士蘭等電網薄弱的地區/采礦業發達的地區。
戶用市場是澳大利亞儲能應用的另一塊熱點領域。推動儲能在該領域應用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是,第一輪光伏FIT補貼2016年12月31日過期。新的FIT標準比之前的標準要低很多,在特定市場中,FIT獎勵的標準有時只有高峰
電力成本的10%。在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 (NEM—管轄西澳、北澳的ISO)已經有12.7%的家庭安裝了光伏,對于這部分家庭來說,存儲太陽能電力用于自我消納將變的更具經濟優勢(在昆士蘭和南澳州,這一比例更高,達到20%)。
為了更快的推動戶用儲能的應用,阿德萊德發布了澳洲第一個針對儲能(光伏+儲能)的補貼機制,對阿德萊德市的商業、住宅、學校和社區用戶安裝光伏+儲能系統最高5000澳元的補貼。補貼計劃的出臺有利于儲能的安裝以及電動汽車的普及,尤其是對于已經有27%的居民安裝了光伏設備的南澳地區來說。
在意識到儲能廣闊的市場前景的同時,澳大利亞也在積極引入更多、更好、更經濟的儲能產品,如澳大利亞太陽能電力批發與經銷商Solar Juice正在推出一款三星3.6kWh的電池儲能系統,定價8000澳元(包含逆變器和智能電表)。另外,專注于研發液態金屬電池的Ambri公司,其共同創始人Donald Sathoway 教授于2015年1月宣布將在澳大利亞試點生產廠。特斯拉在電池領域的合作伙伴松下公司,已經于今年6月,同澳大利亞發電商兼零售商Snowy Hydro旗下子公司Red 能源、昆士蘭政府所有的Ergon 能源以及ActewAGL三家公用事業公司簽署協議,合作進行屋頂太陽能配套儲能系統的項目。LG化學公司(LG Chem)則提出,將在2015年8月把最新的儲能技術應用到澳大利亞市場。LG化學預計,未來兩年內,澳大利亞儲能業將增長15倍,需要安裝超過3萬套儲能系統。LG希望能夠獲得澳大利亞30%的市場份額。
歐洲
德國的戶用儲能是歐洲儲能應用的亮點。德國家庭安裝的儲能規模一般在3kWh至10kWh之間,若超過10kWh,則需繳納可再生能源稅,因此大部分家庭安裝的儲能容量均小于10kWh所采用的技術主要為鋰電和鉛酸,鋰電居多。
德國家庭用戶安裝光儲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德國電力的零售價(約為€0.28/kWh)比從FIT(€0.12/kWh)獲得的發電收入要高出很多,這使得在光伏系統中增加電池,提高自用比例變得很有吸引力;
2、擁有較強的獨立于電網、自主發電的意愿;
3、對于最早一批申請自發電補貼的用戶來說,20年強制并網和補貼的期限逐漸過期,不得不購買儲能設備,自發自用;
4、德國銀行存款利率為0,購買儲能設備也是一種投資手段。
德國戶用儲能的潛力很大。德國已安裝戶用光伏的家庭超過100,000個,而已安裝儲能的只有9000個。德國2014年售出約有10,000套儲能系統,即每5個售出的光伏系統中就有1個包含儲能。根據EuPD Research的報告, 2015年將售出13,000個儲能系統,即,每3個售出的光伏系統中都會有1個包含儲能。預計2017年將達到60000臺左右。
上半年,德國戶用儲能市場保持活躍,有的儲能產品供應商在德國推出新產品,如,三星SDI在德國慕尼黑Intersolar歐洲峰會(2015)上推出了兩款戶用儲能產品,分別是5.5kWh和8kWh,新產品整合了光伏逆變器,電池PCS和鋰離子電池;有的供應商與戰略合作伙伴合作,開拓德國儲能業務,如LG Chem和西門子簽訂了MOU,以響應德國日益增長的儲能需求(穩定配電網的日益增長的需求);也有供應商在上半年宣布進入德國戶用儲能市場,如日本京瓷集團。
除了德國的戶用儲能,歐洲其他國家在電池儲能的應用方面一向鮮有動作。然而,今年上半年,歐洲的北愛爾蘭、智利、荷蘭、丹麥、英國等國家開始探索儲能在傳統電力市場中的應用。如,法羅群島的電力生產和分銷商SEV在法羅群島上部署了歐洲第一個用于風電場的鋰離子電池項目;美國公司Beacon Power宣布將在愛爾蘭建設歐洲第一個飛輪儲能項目,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網、平滑輸出和提供輔助服務;歐洲的北愛爾蘭和荷蘭將采用AES的儲能系統建設當地首個先進儲能項目,提供快速、精確的調頻輔助服務,提升電網效率和可靠性。德國以外的歐洲國家開始關注并挖掘儲能在傳統電網中的應用,無疑成為儲能打開歐洲市場非常重要的一步。
日本
2015年上半年,日本出現了幾個規模較大的儲能項目,主要采用鋰離子電池技術和鈉硫電池技術,其主要目的為了解決兩個
問題,一是幫助接入可再生能源,二是為了解決自然災害時的供電安全與穩定。
2014年秋,九州電力公司、東北電力公司、北海道電力公司以及其他一些公共事業公司,曾因太陽能發電項目勢頭過猛,而暫停過將光伏電力并入電網一段時間,電力公司不得不評估在不對電網造成安全問題的情況下,還能并入多少可再生能源電力。今年上半年,九州電力公司宣布將在日本西南部的一個電廠內安裝50MW鈉硫電池儲能系統(NGK提供),東北電力公司也提出將在Minami Soma變電站項目安裝40MW/40MWh的鈦酸鋰電池儲能系統(東芝公司提供),這兩個大型項目都是用來解決大規模的光伏電力并入電網的一系列問題。日本政府為這兩個項目提供共2.57億美元的支持。
另外,為了解決自然災害引發的供電中斷,戶用儲能/社區儲能的應用在日本也發展迅速。今年3月,GE在日本“未來防災設施計劃”試點項目中安裝儲能系統。“未來防災設施計劃”是由積水建房公司主導在宮城縣的足利城建設的一個試點項目,包含大容量的儲能系統、熱電聯產的內燃機、太陽能發電裝置(720kW)以及各種LED的照明設備。該計劃的主旨是在正常情況下保持環境友好,在自然災害來臨時保障當地居民、工/商業用戶的安全。
中國
從上半年投運、規劃和在建的項目來看,中國的應用熱點有兩個,一個是分布式發電及微網,另一個可再生能源并網。前者主要是一些為了解決海島供電問題而開發的一些獨立微網項目,也有一些應用在工業領域中的并網微網項目,企業利用峰谷電價、容量電價削減等方式,節約電費。后者,主要是為了解決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并網問題,而對儲能進行一些嘗試或示范性的應用,該領域由于尚沒有一套可被投資者接受的收益機制,因此,雖然單個項目較大,但項目機會較少。
本文經原作者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微信id:CNESA_ORG)授權轉發,作者為高級研究經理岳芬,未經其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