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雷學軍:教授,全國工商聯執委,省工商聯常委,
湖南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碳循環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精細
化工研究所所長,湖南綠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二氧化碳大量排放是全球氣候變暖越來越嚴重的主要元兇,限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是當今世界各國共同的目標。
一個時期以來,世界各國
減排對策是工業封存和森林
碳匯,而碳捕集和碳封存被視為人類難以解決的世紀性
難題。
6月30日,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提出了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
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等目標。
7月1日,法國里昂“全球氣候與地區世界峰會”上,來自中國湖南的“速生碳匯草捕碳固碳技術”引起國際峰會專家普遍關注,打破了中國在國際環保領域“無話語權”的尷尬局面!
速生碳匯草捕碳固碳技術發明人“雷學軍”的名字再次在國際峰會上聚焦,這位“敢為天下先”的湖南人由此開啟了全球“碳匯革命”的里程碑,被業界譽為“世界零碳之父”。
工業化以來,由于化石燃料的過度使用,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導致地球大氣、水體、土壤等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達到60萬年以來的最高峰值,大氣“碳”驅動“冰”的消融,打破了水、氣、冰共存的氣候平衡狀態,導致物種多樣性喪失,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洋風暴增多,土地干旱、農作物減產、沙漠化面積擴大、霧霾肆虐,地球上熱射病與傳染性疾病頻發等一系列嚴重的自然災害,威脅著生命的延續。
如何實現零碳排放,破解世界難題?湖南綠心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多年研究,發明了速生碳匯草捕碳固碳技術,為中國創建“零碳經濟”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7月31日,我們懷著敬佩之情來到世界第一個速生草本植物碳轉化封存的科研示范總部基地——湖南綠心科技有限公司,采訪了中國環保先鋒、世界零碳之父——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碳循環研究中心主任雷學軍教授,探尋他破解碳捕集和碳封存世紀性難題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