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解讀發展低碳經濟的緊迫性、必要性和基本途徑

2014-5-8 22:40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作者: 張博

       由于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引起的全球變暖,已經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成為人類社會和各國政府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我國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期,中央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2007年國務院頒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方案》;2009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并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和考核辦法”;2010年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已經明確提出的8個約束性指標中有3個與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相關;2011年11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明確了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到201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標要求,一要綜合運用多種控制措施,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進節能降耗,積極發展低碳能源,努力增加森林碳化,開展低碳發展的試驗試點,探索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二要加快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建立基礎統計制度,制定核算指南;三要大力推動全社會低碳節能行動;四要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強化科技人才支撐,加強經濟適用低碳技術的研發、推廣。工作方案對目標任務還進行分解,明確了各地區單位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標。據中國碳交易網了解到,從黨中央、國務院上述一系列重大決策可以看出發展低碳經濟的緊迫性。另外,發展低碳經濟也是現有條件下緩解排放和環保壓力,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其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正處在人均GDP在2000~4000美元的工業化進程中期,且正處在爬坡階段,資源、能源消耗、環境污染和碳排放量都處于上升階段,尤其是近幾年,快速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碳排放量也呈快速增長態勢。

       2、我國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產工藝、能源消耗等方面存在層次低、方式落后、工藝水平不高、能耗大等問題,如果不改變資源密集、污染嚴重、排放量大的粗放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就是一句空話。

       3、由于氣候變暖,加劇了生態環境惡化。生態環境整體修復功能弱化,森林覆蓋率下降,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狀況逐步加劇,惡劣氣候和自然災害頻發,盡快推動經濟發展模式從“高碳”向“低碳”發展,就是從根本上扼制氣候變暖的趨勢,增強自然環境的修復能力。

       4、發展低碳經濟也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改善的有力保障。綜合來看,低碳經濟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發展低碳經濟的基本途徑也應該從觀念、政策、技術和制度等方面著手,不斷創新才能最終實現。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