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業的碳減排收益如何計算
一個光伏電站實際碳
減排量是它的實際上網電量對應的兆瓦時乘以項目所在地區電網的排放因子(環評專用術語,是指排放標準中限定的某種具體污染物,比如廢水中的COD、煙氣中的二氧化硫等),一億度電上網發電量相當于10萬兆瓦時。舉個例子,華東電網的排放因子是0.77865,它的單位是每兆瓦時對應的
碳減排量的噸數。所以,光伏上網發一億度電,在華東電網相當于7.78萬噸碳減排量。以此類推,同樣光伏發一億度電,在西北電網的對應的碳減排量約等于8.3萬噸,華北電網約等于9.3萬噸。
假設
ccer價格是20塊人民幣(與網上刊登的配額價格50元完全兩回事),一個處于西北電網的70兆瓦的光伏電站,假設在不限電的情況下,上網發電量是一億度電,大概產生8.3萬噸的碳減排量,那么這個光伏電站業主就可以獲得大概160萬元人民幣的碳減排收益。
地面式光伏電站對應的
方法學是CM-001-V01版,這種方法學適用于裝機容量15MW以上光伏電站。CM-001-V01基本上就是的
CDM方法學ACM0002的中文版。目前申報碳減排項目的光伏電站,大多使用這種方法學。另外,光伏企業做CCER碳減排項目,必須依據于方法學。
對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光伏電站,對應的方法學是CMS-003-V01,但它主要適用于15MW及以下的光伏項目,對于我們和光伏電站業主來說,可能從經濟效益講,開發的價值不大。但是,如果未來該方法學進行修改,我們可以再進一步申報。
還有一種情況,因為15MW及以下的光伏項目,一年減排量也就大概一萬多噸,現在做不劃算。但若今后價格高了,比如每噸CCER的價格漲到三四十塊錢了,那么對于這種項目,做CCER項目就有一定收益,那時,我們就可以再來申報小于15MW的分布式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