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五種思維

2015-8-4 15:41 來源: 中國環境報 |作者: 陶國根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持續的攻堅戰,任務艱巨而繁重,既需要鉚足干勁、全力以赴,更需要在思維上下功夫。全面掌握創新思維、問題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和系統思維,對于奪取這場攻堅戰的勝利至關重要。

一要具備創新思維。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為“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之一的生態文明建設,同樣也離不開創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如果因循守舊,生態文明建設必然會走進死胡同。先污染后治理、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注重末端治理的老路子在中國走不通。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關鍵是要提升領導干部的創新思維能力,以求新求變的活力沖破墨守成規的暮氣。

二要具備問題思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要以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影響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局的關鍵問題進一步分析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中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找準了現階段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核心問題,即政績考核機制不完善、生態補償機制不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不順等。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有利于破除制約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三要具備底線思維。生態形勢日益嚴峻,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根源就在于一些地區喪失環境底線的經濟發展模式。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置環境底線于不顧,放任無節制地消耗能源資源,肆意超標排放污染物等行為,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巨大傷害。經濟社會發展既要考慮滿足當代人的需要,也要顧及子孫后代的生存需要,不能超越資源環境承載力底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劃定生態紅線,彰顯了突出底線思維的國家意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樹立底線思維,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手段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將所有經濟活動限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范圍之內。

四要具備法治思維。法治是對社會行為的基本約束,也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并以法治來引領、規范、促進和保障。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也應當運用法治思維來認識,運用法治方式來解決。必須推進科學立法,夯實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支撐;必須推進嚴格執法,強化政府建設生態文明的主導責任;必須推進公正司法,構筑生態文明建設的司法保障;必須推進全民守法,鞏固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基礎。

五要具備系統思維。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從宏觀層面看,涉及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并且彼此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從微觀層面看,生態文明建設涉及面較廣,包括轉變政府職能、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節能減排、強化環境污染治理、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和改進生活消費觀念等多方面的內容,彼此相互牽扯,休戚相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科學統籌,不能顧此失彼,要協同推進,不能單兵突進。否則,就會事倍功半,按下葫蘆浮起瓢。

作者單位:中共江西省委黨校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