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新疆生態所研究員李彥帶領其團隊研究發現,沙漠或荒漠地區的地下存在咸水層,且該咸水層和真正的海洋一樣,也是一個“碳匯”,是全球相關科學家苦苦尋求的“迷失碳匯”的一部分。
沙漠或荒漠區植被稀疏甚至完全荒蕪、土壤貧瘠(有機碳含量極低),長期以來被認為不可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而形成碳匯。直到幾年前,中美兩國科學家幾乎同時發現沙漠或荒漠區有進入地表的二氧化碳通量,并據此推測荒漠區很可能是一個很大的碳匯。
然而,這些發現受到了國際碳循環權威人士的強烈質疑:荒漠中貧瘠的土壤、稀疏的植物不可能以這么大的速率吸收二氧化碳。
那么多的二氧化碳進入荒漠,究竟存哪兒了?
為了回答這個
問題,新疆生態所研究員李彥帶領其團隊進行長達10年的探索,并最終回答了這個問題:存在了荒漠區地下咸水層。也就是說,向下的二氧化碳通量不在植物中,也不在土壤中,而在其之下的荒漠地下咸水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