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全球碳交易市場

2015-7-21 18:03 來源: 易碳家--中國碳交易網

市場碳交易活動及其所需支持環境的集合和載體,是由包括交易主體、交易產品、交易流程、交易活動及監管活動等在內的核心要素所組成的規則化體系。全球碳市場
主要分強制(減排)市場與自愿(減排)市場二種,其中強排市場主要有有京都市場、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下的碳交易市場、新南威爾士溫室氣體減排計劃下的碳交易市場以及英國排放交易體系下的碳交易市場等,自愿市場主要以清潔發展機制(CDM)體系之外的自愿減排量VERs減排類型為主的交易市場,VERs項目按照聯合國制定的CDM項目方法學來開發和實施,VERs碳交易市場遵守《京都議定書》建立相應的CERs碳市場規則。

碳交易機制是規范國際碳交易市場的一種制度。碳交易市場主要有基于《京都議定書》下的清潔發展機制(CDM)、聯合履行(JI)及排放交易(ET)三種交易機制。

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京都議定書》第十二條規范的“清潔發展機制”針對附件一國家(開發中國家)與非附件一國家之間在清潔發展機制登記處(CDM Registry)的減排單位轉讓。旨為使非附件一國家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進行減排,并從中獲益;同時協助附件一國家透過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活動獲得“排放減量權證”(Certified Emissions Reduction ,CERs,專用于清潔發展機制),以降低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承諾的成本。清潔發展機制詳細規定于第17/Cp.7號決定“執行《京都議定書》第十二條確定的清潔發展機制的方式和程序”。

聯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 ,JI):《京都議定書》第六條規范的“聯合履行”,系附件一國家之間在“監督委員會”(Supervisory Committee)監督下,進行減排單位核證與轉讓或獲得,所使用的減排單位為“排放減量單位”(Emission Reduction Unit ,ERU)。聯合履行詳細規定于第16/Cp.7號決定“執行《京都議定書》第六條的指南”。

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e ,ET):《京都議定書》第十七條規范的“排放交易”,則是在附件一國家的國家登記處(National Registry)之間,進行包括“排放減量單位”、“排放減量權證”、“分配數量單位”(Assigned Amount Unit ,AAUs)、“清除單位”(Removal Unit ,RMUs)等減排單位核證的轉讓或獲得。“排放交易”詳細規定于第18/Cp.7號決定“《京都議定書》第十七條的排放量貿易的方式、規則和指南”。

全球氣候變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刻不容緩。各國、各區域正在不懈努力構建碳交易市場,均陸續提出了自己的減排目標,我國也在規劃與正在實施節能減排、低碳、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的中國夢。其中我國有7個省市在進行碳交易試點,也在積極參與國際碳交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2009年11月22日,國務院新聞發布會宣布,“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并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考核辦法。”

“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提出到2015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7%的目標。作為約束性指標,該指標將分解落實到各省。

《“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在各地節能分解目標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了各地“十二五”能源消費結構變化、可再生能源發展狀況和森林碳匯潛力等因素。

2014年9月1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規劃要求,到2020年,中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全部完成。其中包括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到15%左右,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分別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和13億立方米。

2014年11月12日,中美兩國領導人正式發表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如下所示),宣布了兩國各自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目標:中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美國計劃于2025年實現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26%至28%的全經濟范圍減排目標并將努力減排28%。同時,雙方還確定了在低碳、環保、清潔能源等領域開展一系列合作項目。

2014年12月1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次締約方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第10次締約方大會發布“利馬氣候行動倡議”,要求各個國家或地區明年初遞交各自應對全球變暖的計劃,并以此作為明年巴黎氣候大會達成新協議的基礎。這份決議并未解決最棘手的問題,發展中國家的一些訴求也沒有得到體現,但最終還是包括了各國普遍關心的國家自主決定貢獻目標、德班增強行動平臺等相關內容。利馬大會上氣候資金問題獲得了一定進展,在出現新的捐資承諾后,綠色氣候基金獲得的捐資承諾已超過100億美元。

應對氣候變化,控制碳排放,是當前全球關注的熱點話題,也是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截止2015年5月25日(如下圖 5所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7個試點省市碳市場累計成交量已超過2000萬噸,累計成交額約7.1億元人民幣。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