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從全國性的碳交易市場中受益”](data/attachment/portal/201507/18/234019c7aashctb2shtdti.jpg)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為達到減排目標,中國政府正在調整能源結構,試圖轉變煤炭依賴型的能源結構,開發新能源。6月底,中國政府提出將投入41萬億元以滿足溫室氣體減排標準。在新常態下,中國將如何通過市場的力量在改善空氣質量的同時,穩定經濟的增長?這是擺在國人面前的難題,也是在中國工作多年,且熟稔中國碳交易市場的Josh Margolis(馬喬希)先生思考的問題。馬喬希是美國環保協會中國項目環境市場主管,日前,他接受了《中國能源報》記者的專訪,分享了他對中國碳市場的觀點。
中國能源報:中國正向高度創新的低碳經濟轉型階段,在您看來,此次轉型給中國的
碳減排行業帶來了哪些機遇挑戰?
馬喬希:中國正步入新常態,這為中國開發低碳技術提供了機遇,同時也使得改善環境和調整能源結構成為可能。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國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的挑戰無處不在,包括降低燃料燃燒的
碳排放量,增加能效,降低制造業的碳排放強度等等。另外,中國的碳排放交易體系(ETS)還需要更可信的數據,更強有力的檢測、報告和核查系統(
MRV),更良好的投資環境等要素。
在我看來,中國目前在減排方面的機遇要遠大于挑戰。首先,中國采取的ETS加強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職能。這為
政策制定者、能源生產者、能源消費者和其它溫室氣體排放者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增強了操作的效率。其次,ETS的實施將鼓勵那些
節能減排,大膽創新的能源企業。再者,減少空氣污染將為能源使用者、低碳燃料提供者、發電廠,以及公眾提供實實在在的收益。除此之外,ETS還將有效減少空氣中的PM2.5含量。最后,中國的經濟正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因此也可以借此機會采取多樣化的排放策略。這些減排措施的實施將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中國能源報:到目前為止,歐盟是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場。與此同時,中國計劃在2016年將現有的碳排放交易試點擴大到全國范圍,在您看來,歐盟的碳交易市場經驗對中國有何借鑒意義?
馬喬希:歐盟的碳交易市場在建設和實施方面的確有很多值得中國借鑒的地方。中國已經建立了7個碳交易試點。這些試點的總人口約為2.5億,總交易額達到12.5億噸,。綜合考慮西方的碳交易規劃和中國的試點情況,我認為中國有能力建設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排放交易體系。
我認為,中國將從全國性的ETS中受益更大。設置碳排放上限將有利于經濟的良性增長,提高能效,同時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
最后,歐盟的經驗也給政府領導者們提供了建議。精心設計的排放交易體系將成為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有力的工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將實現GDP的穩定增長,同時可以改善空氣質量。
中國能源報:眾所周知,碳排放交易是一種經濟的減排手段,然而,如歐盟碳排放市場的狀況,碳
排放權的供過于求卻導致配額價格的暴跌,您認為應該如何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馬喬希:建立碳交易市場的根本目的是,根據經濟增長水平保證碳排放量位于限額之下。如果健全的MRV系統核實排放量位于限額之下,低碳價就可以說明ETS體系運行良好。實際上,低價也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個信號,給他們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提供了提前完成的可能性。
總而言之,配額價格的下跌是多種因素起作用的結果。一是,碳交易價格根據市場供需上下波動。也就是說,當需求增加時價格就會上漲,反之,當需求減少時價格就會下跌。二是,政府影響配額價格。如果市場規則和資源配置不確定或者市場缺乏透明度,價格就具有不穩定性。三是,企業行為影響配額價格。如果企業認為他們當前的配額需要調整,碳排放權的配額價格必定也會相應進行調整。四是,如果公眾對ETS系統的未來尚存疑慮,配額的價格也可能會相應下跌。
中國能源報:碳排放數據的準確性對于制定排放清單、配額分配以及履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需要企業,政府,
第三方核證單位的共同努力,如何聯合三方面的力量獲得準確有效的數據?
馬喬希:準確的數據是建立和實施ETS體系的基礎。幸運的是,我們現在有很多系統和工具用來監測排放量,這些報告數據給執行經理和第三方核證單位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確保了排放報告的準確性。另外,持續的排放數據可以提供連續的數據。燃料購買的數據,操作記錄和材料評估報告可以用來檢測排放數據的可靠性。
獨立的第三方核證單位應該是一個完善的ETS體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該第三方核證單位可以為政府或有資質的第三方工作,根據他們監測的數據進行評估,提供準確的排放報告。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第三方核證單位所采取的監測措施應該與其獨立性相匹配,并保證能夠提供準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