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究竟該如何科學處理處置城市污泥
問題,使其變廢為寶?這是當下不少城市管理者普遍面臨的待解
難題。為此,來自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環保部等相關部門領導和知名專家近日于桂林就此話題展開了較為深入的探討。
近半污泥未無害化處理 一成多不知去向
最新版《城市建設統計年鑒》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城鎮的污水處理能力已經達到每天1.51億噸的容量,由此帶來的城市污泥年產量超過3500萬噸(含水率80%)。
但據住建部城市建設司水務處曹燕進透露,目前全國各地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無害化處置率約為56%,余下的污泥中,約1/3采用“臨時手段”處置,此外還有百分之十幾的污泥不明去向。
在城市污泥處理處置設施的建設方面,“十二五”規劃中,對污泥處理處置的目標為:相關建設項目投資超過300億元,增加污泥處置能力每年500萬噸,折合濕泥2500萬噸,城鎮的污泥無害化處理率要求達到70%,大中城市的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需達到80%。
離“十二五”收官僅剩數月,據住建部的最新調查結果,全國污泥處理處置的整體表現并不合格。